歡迎來到西雅圖陳彤的博客!
页面
【主页】
【犹太古史演义(草)】
【教会史演义(草)】
【现代以色列演义(草)】
【读经旁记】
【查经资料】
【教会史演义(草)】
🎈
购买本书电子版PDF?请点击这里
🎈
第一部分: 古典期
第1节 起初,耶稣创建基督教会
第2节 使徒时代,使徒是教会的支柱
第3节 使徒时代,耶路撒冷教会的势衰和四部福音书的写成
第4节 三大使徒教父(上):罗马的革利免
第5节 三大使徒教父(中):安提阿的伊格那丢
第6节 三大使徒教父(下):士每拿的坡旅甲
第7节 三大异端(上)﹕诺斯底派
第8节 三大异端(下):马吉安派、孟他努派
第9节 三大护教大侠﹕殉道者游斯丁(上)
第10节 三大护教大侠﹕殉道者游斯丁(下)
第11节 三大护教大侠﹕雅典的雅典那哥拉、安提阿的西奥菲勒斯
第12节 反异端的超一流健将﹕爱任纽
第13节 罗马教会渐渐独领风骚
第14节 新约圣经书目初定、第二世纪之回顾总结
第15节 亚历山大的革利免﹕以哲学之石攻神学之玉(上)
第16节 亚历山大的革利免﹕以哲学之石攻神学之玉(下)
第17节 为了天国而挥刀自宫的神学家﹕俄利根(一)
第18节 为了天国而挥刀自宫的神学家﹕俄利根(二)
第19节 为了天国而挥刀自宫的神学家﹕俄利根(三)
第20节 为了天国而挥刀自宫的神学家﹕俄利根(四)
第21节 为了天国而挥刀自宫的神学家﹕俄利根(五)
第22节 特土良﹕雅典与耶路撒冷有何相干?
第23节 特土良﹕殉道者的血是教会的种子
第24节 居普良﹕主教集权制的鼓吹者(一)
第25节 居普良﹕主教集权制的鼓吹者(二)
第26节 居普良﹕主教集权制的鼓吹者(三)
第27节 居普良﹕主教集权制的鼓吹者(四)
第28节 希坡律陀﹕造反有理
第29节 希坡律陀﹕造反无罪
第30节 诺洼天﹕尾巴翘上天
第31节 诺洼天﹕我要当主教,请投我一票
第32节 诺洼天﹕败选没关系,咱自己选自己
第33节 三世纪下半叶﹕黎明在招手,曙光在前头
第34节 四世纪初:最后的产痛
第35节 君士坦提乌斯父子:一个善瞒天过海,一个藏文韬武略
第36节 君士坦丁﹕乱世出英雄
第37节 君士坦丁的异象﹕靠此得胜
第38节 米兰敕令:翻身得解放啦!
第39节 教会的帝国,帝国的教会
第40节 君士坦丁﹕伟大同志搞搞新意思
第41节 多纳图派﹕我最真最善最美最纯
第42节 多纳图派﹕有理乎?无理乎?
第43节 亚流其人
第44节 亚历山大与亚流:两亚对决,两家争鸣
第45节 君士坦丁:教义之争,由朕掏钱,开会解决
第46节 高峰论坛﹕尼西亚大公会议
第47节 尼西亚大公会议:两派论道,味同火药
第48节 尼西亚大公会议: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第49节 优西比乌:逆流还潮
第50节 优西比乌﹕攀龙附贵,伺机翻案
第51节 亚他那修:尼西亚决议的新旗手
第52节 亚他那修:顽固的黑侏儒
第53节 君士坦丁:垂死前的洗礼
第54节 撒底迦会议:亚他那修复职
第55节 西尔米庸宣言﹕亚流主义的暂时胜利
第56节 尤利安:罗马帝国最后一个异教徒皇帝
第57节 亚他那修:历经五朝,流放五次,守真一生
第58节 卡帕多细亚三杰之一:该撒利亚的巴西流
第59节 卡帕多细亚三杰之二:女撒的贵钩利(一)
第60节 卡帕多细亚三杰之二:女撒的贵钩利(二)
第61节 卡帕多细亚三杰之三﹕拿先素斯的贵钩利(一)
第62节 卡帕多细亚三杰之三:拿先素斯的贵钩利(二)
第63节 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
第64节 乌菲拉﹕哥特主教的另类传奇
第65节 耶柔米:把圣经翻译成拉丁文的巨匠(一)
第66节 耶柔米:把圣经翻译成拉丁文的巨匠(二)
第67节 耶柔米:把圣经翻译成拉丁文的巨匠(三)
第68节 安波罗修:要我辞官?不当省长,去当主教?
第69节 安波罗修:皇帝犯罪,也得公开忏悔
第70节 安波罗修:推动皇帝独尊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
第71节 屈梭多模:东方教会的金口才
第72节 屈梭多模:“喜”从天降,连升几级
第73节 屈梭多模﹕权贵们挥不去的梦魇
第74节 屈梭多模:罢职两天,官复原职
第75节 屈梭多模:他的字典中没有“妥协”这个词
第76节 又一场大辩论风云突起:基督神人二性论
第77节 聂斯脱利的新思维﹕基督二性连接说
第78节 以弗所大公会议:会前的阴谋和阳谋
第79节 以弗所大公会议﹕聂斯脱利被突击定罪
第80节 聂斯脱利﹕一千五百多年之后被重新审视
第81节 第二次以弗所会议:“强盗会议”
第82节 迦克墩会议
第83节 难以统一思想的东方教会趋于四分五裂
第84节 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一)
第85节 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二)
第86节 东方教会分裂的历史分野
第87节 奥古斯丁:顽劣的青少年时代(一)
第88节 奥古斯丁:顽劣的青少年时代(二)
第89节 奥古斯丁:误入摩尼教
第90节 奥古斯丁:走出黑暗
第91节 奥古斯丁:归主重生,进入奇妙光明
第92节 奥古斯丁:回到非洲
第93节 奥古斯丁:圣职之路
第94节 奥古斯丁:希坡主教
第95节 奥古斯丁﹕狠揭猛批伯拉纠主义(一)
第96节 奥古斯丁:狠揭猛批伯拉纠主义(二)
第97节 奥古斯丁:狠揭猛批伯拉纠主义(三)
第98节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一)
第99节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二)
第100节 奥古斯丁:史上首位真正的基督教哲学家
第101节 半伯拉纠主义,半奥古斯丁主义
第102节 五世纪至六世纪教会的一般情势:修道主义
第103节 五世纪至六世纪教会的一般情势:礼仪与节期
第104节 五世纪至六世纪教会的一般情势:信仰的异化
第105节 五世纪至六世纪教会的一般情势﹕军事的征服与信仰的反征服
第106节 法兰克人的归正
第107节 爱尔兰使徒﹕派屈克(一)
第108节 爱尔兰使徒﹕派屈克(二)
第109节 苏格兰的鸽子:科伦巴(一)
第110节 苏格兰的鸽子﹕科伦巴(二)
第111节 大贵钩利﹕弃市长高职,宁愿做修道士
第112节 大贵钩利﹕向英格兰宣道(一)
第113节 大贵钩利﹕向英格兰宣道(二)
第114节 大贵钩利﹕向英格兰宣道(三)
第115节 大贵钩利﹕我乃上帝众仆之仆
第116节 大贵钩利:古典时代最后的教父
第二部分: 中世纪
第117节 “基督一志论”匆忙出笼(一)
第118节 “基督一志论”匆忙出笼(二)
第119节 “基督一志论”匆忙出笼(三)
第120节 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终结“一志论”(一)
第121节 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终结“一志论”(二)
第122节 破除圣像运动的发起
第123节 图像之争
第124节 图像之争的继续
第125节 解决图像之争的尝试
第126节 第二次尼西亚大公会议
第127节 八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第128节 荷比卢教会和德国教会的开创者们
第129节 德国使徒﹕波尼法修
第130节 矮子丕平与罗马教会之间的互用合作
第131节 罗马大主教给丕平加冕﹕教权高于王权?
第132节 丕平献土,教皇国诞生﹕王权高于教权?
第133节 假造圣旨保江山
第134节 查理曼与教会的关系
第135节 查理曼的征服
第136节 教皇加冕查理曼,两人各得其益
第137节 查理曼帝国的崩溃
第138节 后查理曼时代的政治形势和神学家们
第139节 圣餐化质说之争
第140节 双重预定论之争
第141节 教皇在西欧扩展教权的成功(一)
第142节 教皇在西欧扩展教权的成功(二)
第143节 教皇向东方教会扩展教权的失败
第144节 保加利亚教会及其教权归属的争夺(一)
第145节 保加利亚教会及其教权归属的争夺(二)
第146节 九世纪末,教皇权势的没落和教廷的混乱
第147节 教皇邀奥托大帝进军意大利救驾
第148节 教皇加冕奥托大帝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第149节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罗马教廷的干政(一)
第150节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罗马教廷的干政(二)
第151节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罗马教廷的干政(三)
第152节 10世纪与11世纪:克吕尼改革(一)
第153节 10世纪与11世纪:克吕尼改革(二)
第154节 教廷组织机构的改革:枢机主教院的产生
第155节 1054年,东西方教会大决裂(一)
第156节 1054年,东西方教会大决裂(二)
第157节 教权脱离王权的努力和斗争(一)
第158节 教权脱离王权的努力和斗争(二)
第159节 教皇选举法规出台
第160节 《教皇训令》鼓吹“教皇至上”
第161节 教皇对皇帝说:我是太阳,你是月亮,你服不服?
第162节 皇帝暗骂教皇:“看老子以后怎么收拾你!”
第163节 十字军东征前的形势
第164节 十字军东征(一)
第165节 十字军东征(二)
第166节 十字军东征(三)
第167节 十字军东征(四)
第168节 十字军东征(五)
第169节 十字军东征(六)
第170节 十字军东征(七,结束)
第171节 十字军东征时期新兴的修道改革运动
第172节 反对教会的第一股势力:迦他利派
第173节 反对教会的第二股势力:瓦勒度派
第174节 中世纪异端裁判所粉墨登场
第175节 十三世纪两大托钵修会之一:道明会
第176节 十三世纪两大托钵修会之二:方济会
第177节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兴起(一)
第178节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兴起(二)
第179节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兴起(三)
第180节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兴起(四)
第181节 全能博士:托马斯·阿奎那(一)
第182节 全能博士:托马斯·阿奎那(二)
第183节 全能博士:托马斯·阿奎那(三)
第184节 全能博士:托马斯·阿奎那(四)
第185节 全能博士:托马斯·阿奎那(五)
第186节 神秘主义再度回潮(一)
第187节 神秘主义再度回潮(二)
第188节 英国法国诸侯试图向教会征税,引起轩然大波
第189节 法国国王腓力四世预谋绑架教皇
第190节 教皇被绑架,教廷从梵蒂冈迁到法国亚维农
第191节 教皇偏居亚维农时期,教俗之间的争斗
第192节 教廷回归梵蒂冈之后的大分裂,三教皇并立的滑稽剧
第193节 威克里夫:从乡村庄园走到牛津大学
第194节 威克里夫:牛津岁月未曾虚度
第195节 威克里夫:手握宝剑,那柄宝剑就是圣经
第196节 威克里夫:走出神学的象牙塔,号召宗教改革
第197节 威克里夫:宗教改革的晨星
第198节 威克里夫:人们都希望他被狮子吃掉
第199节 威克里夫:翻译圣经,送福音下乡
第200节 威克里夫: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
第201节 威克里夫:死后被挫骨扬灰,却英灵远播
第202节 胡斯:一个燃烧在波西米亚的灵
第203节 胡斯:春风得意,从穷大学生成长为大学院长
第204节 胡斯:觉醒之后,决裂的开始
第205节 胡斯:公然抨击教廷及其制度的腐败
第206节 胡斯:教皇们也不过是罪人,罪人无权赦免罪人
第207节 胡斯:为了坚持真理,他得罪了所有的权贵
第208节 胡斯:康斯坦茨的死亡之约
第209节 胡斯:失去自由,等候公审
第210节 胡斯:蓄谋已久的审判
第211节 胡斯:灰飞烟灭,浴火重生
第212节 胡斯:余波荡漾,精神不死
第213节 中世纪末,大公会议派的兴衰和新兴国家势力的崛起
第214节 中世纪末,文艺复兴运动方兴未艾
第215节 古腾堡:他发明的印刷术加速了中世纪愚昧的终结
第216节 伊拉斯谟:不经意之间点燃了宗教改革之火
第217节 中世纪的终结
第三部分: 宗改期
第218节 马丁路德:一介草根,被虎爸推到外乡负笈求学
第219节 马丁路德:一道雷电,拨转了他的人生方向
第220节 马丁路德:一点灵犀,让他彻悟“因信称义”的真理
第221节 马丁路德:一场丑剧,令他怒发冲冠
第222节 马丁路德:一纸檄文,点燃燎原的熊熊大火
第223节 马丁路德:一见如故,遇见志同道合的战友
第224节 马丁路德:一身胆识,敢跟“最高权威”公开较劲
第225节 马丁路德:一往无前,公然烧毁教皇的诏书
第226节 马丁路德:一片冰心,为真理流血也在所不惜
第227节 马丁路德:一气呵成,将整本新约圣经译成德语
第228节 马丁路德:一场暴动,他因强硬反对而获差评如潮
第229节 马丁路德:一段佳缘,却不完全是为了爱情
第230节 马丁路德:一条分歧,令两位宗改伟人分道扬镳
第231节 马丁路德:一位勇士,是非功过任人评说
第232节 苏黎世的“人民神甫”慈运理
第233节 几条熏香肠,揭开了瑞士宗改的序幕
第234节 苏黎世三次辩论大会,慈运理大获全胜
第235节 慈运理领导下的瑞士宗改运动形势之变化
第236节 慈运理之死
第237节 慈运理和苏黎世版圣经
第238节 重洗派的兴起
第239节 重洗派被逼迫而遭到重创
第240节 重洗派背上黑锅
第241节 重洗派的问题、贡献和余脉
第242节 加尔文:欧洲宗改运动的新生代领袖
第243节 加尔文:少年学霸,青年学者
第244节 加尔文:改宗归主
第245节 加尔文:“亡命之徒”
第246节 加尔文:《基督教要义》横空出世
第247节 加尔文:初到日内瓦
第248节 加尔文:日内瓦当时的情况
第249节 加尔文:被“扣留在”日内瓦
第250节 加尔文:被驱逐出日内瓦
第251节 加尔文:在斯特拉斯堡的历练
第252节 加尔文:跟马丁路德和梅兰希通的交往
第253节 加尔文:婚事
第254节 加尔文:重返日内瓦,实行新政
第255节 加尔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第256节 加尔文:塞尔韦特其人
第257节 加尔文:塞尔韦特之死
第258节 加尔文:全面执掌日内瓦
第259节 加尔文:办学、著书、解经、译经
第260节 加尔文:他虽然死了,却因着信,仍旧说话
第261节 加尔文的继任者贝察(一)
第262节 加尔文的继任者贝察(二)
第263节 宗改前的苏格兰
第264节 诺克斯:大学教师、教会神甫兼公证员
第265节 诺克斯:私家保镖
第266节 诺克斯:神的吹号手
第267节 诺克斯:法军的战俘和奴隶
第268节 诺克斯:英格兰国王的御前牧师
第269节 诺克斯:在法兰克福的挫折
第270节 诺克斯:苏格兰全面宗改的第一步
第271节 诺克斯:他写了一本得罪女人的书
第272节 诺克斯:苏格兰内战爆发
第273节 诺克斯:苏格兰宗改的初步胜利
第274节 诺克斯:与玛丽女王的初次交锋
第275节 诺克斯:与玛丽女王斗智斗勇
第276节 诺克斯:新教长老会在苏格兰站稳脚跟
第277节 诺克斯:其影响无远弗届、历代不衰
第278节:英格兰国王的奇葩婚事
第279节 美女的一则短信触发了英格兰宗改
第280节 国王拚命想离婚,教皇拚命不批准
第281节 英格兰教会与天主教完全脱钩
第282节 国王艳史和英格兰宗改运动都进入新篇章
第283节 英语圣经之父:丁道尔的译经宏愿
第284节 英语圣经之父:丁道尔的译经伟绩
第285节 英语圣经之父:丁道尔的译经功勋
第286节 克伦威尔之死
第287节 亨利八世驾崩,少年国王统治下的英格兰
第288节 克兰麦和牛津殉道者的遭遇
第289节 血腥玛丽的短暂复辟
第290节 伊丽莎白女王的新政:“宗教和解”
第291节 清教徒和清教徒主义
第292节 从清教徒中产生的分离派和公理会
第293节 詹姆斯一世:基督教世界中最聪明的傻瓜
第294节 詹姆斯一世:汉普顿宫御前会议
第295节 詹姆斯一世:钦定版圣经
第296节:清教徒逃离英国,赴新大陆重建教会,缔造美国精神
第297节:清教徒控制国会,宗教斗争演变成政治斗争
第298节:《宽容法案》的颁布,结束了对清教徒的迫害
第299节 天主教会内部的改革
第300节 伊格那丢·罗耀拉:灵性操练
第301节 伊格那丢·罗耀拉:创办耶稣会
第302节 东方使徒沙勿略去亚洲和中国宣教
第303节 天特会议:天主教改良运动的主轴大戏
第304节 新教各派内部的神学纷争
第305节 亚米念主义造成的困惑和纷乱
第306节 多特会议
第307节 苏西尼主义
第308节 贵格会
第309节 宗教改革运动小结
第四部分: 近现代
第310节 后宗改时代各种哲学思潮:理性主义
第311节 后宗改时代各种哲学思潮:经验主义
第312节 德国敬虔主义产生的背景
第313节 德国敬虔主义之父:施本尔
第314节 德国敬虔主义运动的后起之秀:富朗开
第315节 德国敬虔主义运动的天才组织者:富朗开
第316节 亲岑多夫:幼年立志做忠仆
第317节 亲岑多夫:哈雷预科岁月
第318节 亲岑多夫: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
第319节 亲岑多夫:婚事多磨,成人之美,成己之美
第320节 亲岑多夫:摩拉维亚人的请求
第321节 亲岑多夫:与摩拉维亚人约法三章
第322节 亲岑多夫:摩拉维亚教会的五旬节
第323节 亲岑多夫:轰轰烈烈的海外宣教运动
第324节 亲岑多夫:北美新大陆的摩拉维亚运动
第325节 亲岑多夫:白璧之瑕、瑕不掩瑜
第326节 亲岑多夫:直面错误,幡然悔悟
第327节 亲岑多夫:晚年岁月
第328节 十八世纪初,英国教会的“灵性废墟”
第329节 约翰·卫斯理:火中抽出的一根柴
第330节 约翰·卫斯理:牛津大学的“圣洁会”
第331节 约翰·卫斯理:循道主义三剑客
第332节 约翰·卫斯理:灵魂拷问
第333节 约翰·卫斯理:北美传教,铩羽而归
第334节 约翰·卫斯理:迷茫与反思
第335节 约翰·卫斯理:灵性转变
第336节 约翰·卫斯理:露天巡回布道家
第337节 约翰·卫斯理:循道主义运动的开展
第338节 约翰·卫斯理:面对迫害,威武不屈
第339节 约翰·卫斯理:令人惋惜的一段爱情
第340节 约翰·卫斯理:令人遗憾的一桩婚事
第341节 约翰·卫斯理:循道会在美洲的扩展
第342节 约翰·卫斯理:循道会与圣公会的脱钩
第343节 约翰·卫斯理:末了的日子
第344节 北美“大觉醒运动”的历史背景
第345节 雷鸣之子:吉尔伯特·田纳特
第346节 爱德华滋:“牧师世家”走出来的领头羊
第347节 爱德华滋:放弃教学科研,献身教会服事
第348节 爱德华滋:初出茅庐
第349节 爱德华滋:为加尔文神学做辩护
第350节 爱德华滋:初始的复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第351节 爱德华滋:新一轮大复兴前的挫折
第352节 爱德华滋:请来重要的战友:怀特腓
第353节 爱德华滋:把怀特腓请上自己的讲台
第354节 爱德华滋:敲响了大觉醒运动的洪钟大吕
第355节 爱德华滋:回应大觉醒运动中出现的问题
第356节 爱德华滋:被自己牧养的教会弃绝
第357节 爱德华滋:新的异象:对土著印第安人的事工
第358节 爱德华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第359节 美国独立战争带来的变化:宗教自由
第360节 美国独立战争带来的变化:普救主义
第361节 德国的启蒙时期:日耳曼人的哲学之师沃尔夫
第362节 德国的启蒙时期: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
第363节 德国浪漫主义时期:近代神学之父施莱马赫
第364节 德国唯心主义大师:黑格尔
第365节 德国新图宾根学派对圣经破坏性的批判
第366节 德国开明派系统神学家:里奇尔
第367节 德国师徒神学家大辩论:新正统派迎战自由派
第368节 德国境内的觉醒运动和内传运动
第369节 19世纪的英国教会:五湖四海、山头林立
第370节 英国国教的复兴:牛津运动的兴起和衰落
第371节 英国非国教教会的复兴运动(一)
第372节 英国非国教教会的复兴运动(二)
第373节 英国及海外圣经公会
第374节 英国引领海外宣教事业
第375节 美国的“第二次福音大觉醒运动”
第376节 美国奋兴主义之父:查尔斯·芬尼
第377节 美国第二次福音觉醒运动带来的变化
第378节 美国土生土长的异类教派(一)
第379节 美国土生土长的异类教派(二)
第380节 美国土生土长的异类教派(三)
第381节 慕迪:从成功的推销员到“疯狂的”主日学老师
第382节 慕迪:结识“英国布道王子”司布真
第383节 慕迪:到达英伦,游学取经
第384节 慕迪:美国伟大的福音布道家
第385节 美国的自由派、基要派、现代福音派
第386节 五旬节运动之肇始
第387节 五旬节运动之扩张
第388节 五旬节运动之嬗变:灵恩运动
第389节 灵恩运动之嬗变:新灵恩运动
第390节 灵恩运动第四波:光明欲与黑暗相通
第391节 灵恩运动之现状:光怪陆离、乱象丛生
第392节 近現代天主教概況(一)
第393节 近现代天主教概况(二)
第394节 近现代天主教概况(三)
第395节 近现代东正教概况(一)
第396节 近现代东正教概况(二)
第397节 近现代东正教概况(三)
第398节 普世教会合一运动(一)
第399节 普世教会合一运动(二)
第400节 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癌变
第401节 教会的最终结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主页
订阅:
博文 (Atom)
总浏览次数 (since November 26, 201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