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4日星期一

【教会史演义】第100节 奥古斯丁:史上首位真正的基督教哲学家

就在奥古斯丁写作《上帝之城》接近尾声期间,西罗马帝国又在经历着另一场政治动乱。423年,西罗马皇帝霍诺里乌在西罗马帝国的陪都拉文纳驾崩了,一些罗马贵族随即拥举执政官约翰尼斯(Joannes)为新皇帝。约安尼斯并非皇族出身,他的僭越登基行为引起了霍诺里乌的同父异母妹妹普拉西提(Placidia)的反抗,她在东罗马帝国的帮助之下,于425年回到拉文纳,将约翰尼斯斩首,立自己的儿子瓦伦提尼安三世(Valentinian III)为西罗马皇帝,普拉西提自己以皇太后的身份摄政。
西罗马内政刚刚抚定,普拉西提听信谗言,她认定时任非洲总督的庞尼斐修(Bonifacius)将军聚兵谋反,很快就向西罗马军队发出讨伐庞尼斐修的檄令,非洲地区的气氛一时间紧张起来。庞尼斐修上书皇帝为自己辩解申诉,未果,走投无路之下,他不想束手就擒,于是逼得他真的造反了。他给正在西班牙地区牧猎的汪达尔人发出求救邀请,并支付出大量金钱,恳请他们派出雇佣军来协助自己抗击即将到非洲来讨伐的西罗马政府军。跟哥特人一样,汪达尔人也是属于西日耳曼人种的一支蛮族,从民族学和人种学来说,两者是同源。汪达尔人首领看到有钱可赚,又可以借此天然良机将势力向北非地区渗透,自然是乐不可支,在得到庞尼斐修的热情苦求之后,欣然全体出动,挥兵直指非洲而来。
正在此时,皇太后普拉西提终于澄清了事实,原来庞尼斐修其实并无反意,于是她收回讨伐非洲的成命,派人带信火速赶到非洲,一面宣布为庞尼斐修平反,一面又加封他以伯爵之位,以笼络其心。庞尼斐修本来就不想造反,皇太后又给平反又给进爵,令他幡然悔悟,赶紧写信给汪达尔人,说是以前付的钱就算是无偿赠送,雇佣军就不必派来了。
谁知,汪达尔人首领接信后就不干了,心想:你庞尼斐修真的以为你们罗马人是高一等的文明人,俺汪达尔人是比你们下贱的蛮夷人?你高兴了,想叫俺来俺就来,你不高兴了,想叫俺走俺就走?想让俺撤兵?连门儿都没有。谁稀罕你给的几个臭钱?你可小看俺们了,俺们要的可是你们的华城美地。你们蔑称俺们是“汪达尔人”,以为俺们不懂?那“汪达尔”不就是“搞破坏”的意思吗?俺是破坏者俺怕谁?俺们就是天生地喜欢搞破坏,尤其喜欢破坏你们文明人的所有玩艺儿。于是,汪达尔人不理庞尼斐修的罢兵信,反而马不停蹄,向着北非奔袭而来。
庞尼斐修引狼入室,悔之已晚,他一面向在拉文纳宫中的皇太后发出十万火急的求援信,一面只能硬着头皮举兵抗敌。但是,汪达尔人个个彪蛮,一路上攻城掠地如入无人之境。迦太基等北非重镇不久便连连失陷。430年春天,庞尼斐修率兵败退至希坡,汪达尔人也紧随其后兵临希坡城城下。未几,开始攻城。
庞尼斐修连忙组织士兵守城,又赶到和平堂来见奥古斯丁:“奥主教啊,如今汪达尔人大兵压城,情势危急,我们在非洲的罗马部队损兵折将,已近全军覆没,这小小的希坡城靠我们这剩下的兵丁可是很难守得住啊。庞某特来求见奥主教,请你为我们向神祈祷,保佑我军挡住蛮人的进攻,另外也请你向贵会的会众发出号令,请他们一起来协助守城。”
俗话说:剑老无芒,人老无刚。这时的奥古斯丁已是76岁的老人,常年累月地为教会工作和废寝忘食地写作已经耗尽了他的全部精力。他瘦骨穷骸,只能半躺着身子接见庞尼斐修,说话也很吃力:“庞将军,我当然会为全希坡城百姓的安全和生命向神急切地祷告。但恕我直言,今日之情势全是你咎由自取,没想到你当初为保一己之命竟然会主动开门揖盗,令我无故黎民横遭血光之灾。你是有大罪的,应该先向主忏悔,求主赦免。你请回吧。”
庞尼斐修面带愧色,离开了和平堂。在奥古斯丁的支持下,全城人一直坚守着,汪达尔人只好采取围城困城的方法,时而攻城,时而停止。
奥古斯丁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指定了自己的继任者,又组织会众把藏有珍贵文献和书籍的图书馆转移至安全处,以免汪达尔人破城之后会焚书坑典。另外,他的好友、已经任塔加斯特主教的亚吕皮乌也因塔加斯特沦陷而跑到希坡来,他在和平堂中陪伴奥古斯丁。奥古斯丁已不能站立,但他仍然想读他最喜欢的圣经书卷《诗篇》,于是亚吕皮乌请人把《诗篇》中一部分以大字誊抄在卧室墙壁上供奥古斯丁吟颂。在城外汪达尔人攻城的喧嚣声中,奥古斯丁平静地跟亚吕皮乌一起回顾自己的一生,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也想到了早逝的儿子,常常心发欢喜,因为他知道他很快就又要见到他们了。
在人生的最后十天,希坡教会的会众们齐聚在和平堂内,高唱赞美圣诗。8月28日,奥古斯丁在歌声和炮声中安息了,按他自己的说法,他离开了他曾旅居的世俗之城,回归到了那座永恒的上帝之城去了。
奥古斯丁死后被葬在希坡。不久,汪达尔人终于破城,然后是疯狂的洗劫,但是奥古斯丁的和平堂和图书馆却保存了下来,直到过了几个世纪才被穆斯林军队完全摧毁。
汪达尔人后来在北非建立了汪达尔国,其统治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约480年,汪达尔国国王杭讷里科(Huneric)下令驱逐在北非地区的大公教会领袖,一些被迫离开的主教们就把奥古斯丁的遗骸带出希坡,转移到意大利撒丁岛(Sardinia)的首府卡利亚里(Cagliari)。约720年,为了逃避当时正在西进的穆斯林军队的侵扰,意大利伦巴德国(Lombard)帕维亚(Pavia)地区的主教彼得(Peter)在伦巴德国王的支持下,又把奥氏遗骸迁至帕维亚。十一世纪起,意大利托斯卡尼地区出现了以奥古斯丁的隐修主义为宗旨的“圣奥古斯丁隐修会”这个团体。1327年,教皇约翰二十二世(Pope John XXII)下令由奥古斯丁修会专事保护奥氏陵墓之责。到了18世纪初,奥古斯丁修会的人被帕维亚政府驱逐,于是奥古斯丁修会又把奥氏遗骸迁往米兰。一直到1896年,帕维亚人又把奥氏遗骸迁回重新造墓安葬。这是旁话。

奥古斯丁对西方教会的影响是巨大和深刻的,他在神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站在前辈教父们的肩上,看得更远,思想更深邃,可谓是古代基督教思想的集大成者,把基督教神学和实践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还把自己原先所推崇的修道生活方式纳入到教会之中,建立了融教会生活与修道生活为一体的修道院,成为当时北非基督教的中心。奥古斯丁创作勤奋,笔耕不辍。其著作卷帙浩繁,据他自己晚年在《订正录》(Retractation)中的回忆,他一生共撰写过著作232部,还有数百封书信和大量的布道文。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论基督教教义》、《论信望爱》、《论自由意志》、《恩典与自由》等。
当然,不必否认,奥古斯丁的神学体系中夹杂着许多其它成分,这是因为:他以新柏拉图哲学的概念来巧妙地诠释基督教神学。虽然这种诠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可是他的神学体系也确实存有许多显而易见的矛盾之处,还有待于在他后面的神学家们去修订和完善,不过,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奥古斯丁都可当之无愧地称得上是“史上首位真正的基督教哲学家”。

➕➕➕➕
欢迎关注和订阅我的Youtube频道以便收听。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fFLtqiKsnCa96vwTIdijBGfaZICcBhQ
本节的音频链接是:https://youtu.be/apssbq-7pCQ
本节的博客链接是:https://usstamps.blogspot.com/2022/10/100.html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分解。

没有评论:

Free counters!

总浏览次数 (since November 2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