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8日星期六

【教会史演义】第216节 伊拉斯谟:不经意之间点燃了宗教改革之火

  《古腾堡圣经》的印刷发行让更多的人得到了圣经,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自己研读圣经。不过,古腾堡印刷出来的圣经仍是当时占最主导地位的由教廷钦定为唯一合法的武加大拉丁文译本圣经。真正把原文新约圣经(就是希腊语新约圣经)送回到人们手中的却是另外一个人,他就是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
1466年10月,伊拉斯谟出生在荷兰鹿特丹附近的一个叫豪达(Gouda)的小镇上。他的父亲罗杰·杰拉德(Roger Gerard)是一名修道士,他的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据说是一位医生的女儿。他是罗杰和玛格丽特夫妇生下的第二个男孩。第一个男孩叫彼得。罗杰给他的小儿子取名叫伊拉斯谟(Erasmus),这是个希腊语名字,后来又在前面加上了拉丁语名字德西德里乌斯(Desiderius),之后再加上他的出生地鹿特丹,于是这名男婴的全名便叫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鹿特丹姆斯(Desiderius Erasmus Roterodamus)。这名男婴长大之后成了举世著名的、在人文主义运动中最敏锐的思想家和神学家,被推举为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人们都称他为“鹿特丹的伊拉斯谟”。
奇怪的是,罗杰和玛格丽特生下两个男孩时并没有结婚,所以伊拉斯谟和他的哥哥彼得都是受世人歧视的私生子。甚至他父亲的名字“罗杰”也只是一个化名,真正姓甚名谁,无人知晓。尽管是私生子,伊拉斯谟幼年仍然得到了父母的照料。罗杰和玛格丽特后来终于正式结婚了,伊拉斯谟和彼得这才得以名正言顺地进入修道院学校接受正式的教育。
9岁时,伊拉斯谟与兄长一同被送入荷兰共同生活弟兄会属下、位于代芬特尔镇(Deventer)的圣勒比努斯(St. Lebuinus)教会所兴办的学校接受教育,那是当时荷兰最好的拉丁语学校。在那里,伊拉斯谟结识了一些日后很重要的人物,其中包括后来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派进行大辩论的教皇哈德良六世(Pope Adrian VI)。
1483年鼠疫大暴发,玛格丽特和罗杰相继去世。伊拉斯谟与兄长很快被送入圣奥古斯丁隐修会中。彼得后来成了一名修道士。但伊拉斯谟的身体非常虚弱,不能承受严峻苛刻的修道士生活,加之他有崇尚自由的精神,不想受任何人或任何势力的束缚,不想受制于清规戒律,他拒绝成为一名修道士,只接受了朋友的建议,成为圣奥古斯丁隐修会的寄宿生,为期三个月。这使他有机会进入修会的图书馆,并且无需禁食。三个月之后,面临无家可归的前景又身无分文的伊拉斯谟别无选择,只好答应修会当了一名见习修道士。1486年,他很不情愿地被提拔为修会的正式修道士。
无论如何,青少年时代的伊拉斯谟在修道院和半修道院式的学校里受到了当时最好的教育。伊拉斯谟才华横溢,是修道院里的学霸,很受老师们和前辈们的赏识。1492年,伊拉斯谟刚26岁,虽然他还是不愿意,但仍被修会按立为神甫。但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并未认真投身于神职工作,多年之后反而将修道院制度作为了他批判教会统治中的主要抨击目标。
就在当了神甫之后不久,他得到了一个离开修道院的机会。凭着他精湛的拉丁语水平和写作水平,他被邀请担任康布雷(Cambrai)教区总主教卑尔根亲王亨利(Henry of Bergen)的拉丁文秘书。
1495年,经原修道院院长的推荐并经总主教的许可,伊拉斯谟前往巴黎大学攻读神学博士学位,学习传统的经院哲学。从此,他进入了人生的新乐章。
当时的巴黎虽仍是传授苏格拉底思想学说的中心,但同时已被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思想所影响。在读博期间,伊拉斯谟选择住在校外,避免教会束缚他的思想自由及文学表达。他因精通拉丁文,便以兼任孩童的家教来赚取生活费。他写的诗当时已经在巴黎广为流传,受到巴黎知识界的好评,他的知名度也随之增加。在巴黎他已经开始学习研究希腊语。他的一个学生威廉·布朗特(William Blount)是英格兰的男爵,邀请他去英国。伊拉斯谟于是在1497年到牛津大学游学,研习希腊语。牛津大学思想活跃,学术自由,约150年前,威克里夫就是在这里读书讲学的。
在英国期间,伊拉斯谟有一次被邀请到伦敦市市长家参加饭局,在餐桌旁,有一位年仅19岁的大男孩主动跟他大胆地讨论神学和哲学问题。这个大男孩就是未来的社会哲学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写作《乌托邦》的那位托马斯·莫尔爵士。两人后来成为终身的莫逆之交。约在1499年,莫尔又带着伊拉斯谟参观在格林威治的英国王室。在王宫的儿童室,伊拉斯谟和莫尔拜访了当时只有9岁的小王子亨利,这个亨利就是后来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经莫尔的介绍,伊拉斯谟游走于英国贵族豪门和文化知识界。他除了亲身拜访外,也以通信的形式和当时的英国思想家们过从甚密,除了托马斯·莫尔之外,这其中还包括一些著名的英格兰人文主义先驱,如:约翰·科利特(John Colet)、托马斯·里纳克尔(Thomas Linacre)、威廉·格罗辛(William Grocyn)等人。其中,科利特指导他学习圣经及希腊文。经过多年潜修,伊拉斯谟对文学、历史学、哲学的学术根基已经非常扎实。
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伊拉斯谟和托马斯·莫尔于1499年在格林威治拜访尚是儿童的未来的国王亨利七世

1506年,伊拉斯谟的一个朋友帮助他实现了他毕生的梦想:去意大利旅行游学。当到达罗马时,他受到教会各界的隆重接待,会晤了多名红衣主教,受到时任教皇犹流二世(Pope Julius II)的亲切接见。他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观点在意大利游学期间得到深化。都灵大学(University of Turin)还将神学博士的学位授予他。鉴于伊拉斯谟非凡的才学,犹流二世盛情挽留他服务教廷,请他撰写关于教皇对所谓异端派别进行军事行动的策略文稿。但是,伊拉斯谟已经敏锐地感觉到教廷存在的许多制度上和行政上的弊端,也需要在道德上“改进”。他认为,教廷是一个金丝囚笼,他一旦留下来为教廷工作,他那象雄鹰一般的可以自由翱翔的双翅最终会被无情地剪去。于是,他婉言谢绝了教皇的邀请,于1509年离开罗马回到英格兰。
回到英国后,伊拉斯谟和托马斯·莫尔住在一起。在那里他用拉丁文写作了名著《愚人颂》(In Praise of Folly)。该书汇整了伊拉斯谟自身游历欧洲时,对各地宗教现象的所见所思,对罗马教廷的许多教义和礼仪提出善意的批判,对君主制度下的中世纪晚期的传统迷信等荒唐世态予以恰到好处的讽刺。《愚人颂》于1511年出版,它促进了当时正在兴起的马丁路德领导的新教改革运动的发展。教廷曾为此大为光火,认定伊拉斯谟本人背叛了天主教教会,此书当时在某些地区被列为禁书或限制发售。1518年,伊拉斯谟还写了一本书叫《熟练会谈集》(Familiar Colloquies),他在书中以生花妙笔描写当时教会中的禁食、朝拜等虚假的宗教习俗。
伊拉斯谟其它著名作品还有《基督精兵手册》(Handbook of a Christian Knight)、《论自由意志》(On Free Will)、《论儿童的教养》(On Civility in Children)等等。除此之外,他也编辑介绍古代教父的丛书,如:耶柔米、俄利根、巴西流、区利罗、屈梭多模、爱任纽、安波罗修、奥古斯丁,等等。但是,伊拉斯谟最伟大的成就却是他在1516年时整理出版了希腊语原文的新约圣经。
西欧的教会很久以来都使用武加大版圣经。我们以前说过,那是由5世纪时由罗马教会圣师耶柔米从希伯来文旧约和希腊文新约翻译过来的拉丁语译本。近千年来,罗马教廷治下的西方教会都使用武加大版圣经。只有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东方教会使用希腊文原文的新约圣经。当君士坦丁堡沦陷于土耳其人之手之后,许多人逃到西欧各国,才把他们的希腊文圣经文稿带回到西欧。这时,古腾堡的印刷术已经盛行开来,也有人开始印刷希腊文圣经的部分文稿。
当时由不少学者,包括罗马教廷治下的学者,都想方设法搜罗希腊文圣经文稿。伊拉斯谟就是诸多的文稿搜罗研究者和翻译者中进展较快的。他收集了整个新约圣经的古希腊语文稿,并与拉丁语译本一起编撰,共有672页。为了确保被人接受,他特别注明将这部希腊语版圣经献给教皇利欧十世(Pope Leo X)。
但与他同时代的西班牙红衣主教西斯内罗斯(Francisco Jiménezde Cisneros)当时也在做类似的工作。1502年时,西斯内罗斯就召集了一批西班牙译员,想以希腊语、希伯来语、亚兰语和拉丁语四种语言编辑一部圣经。他直接从希腊本土雇来希腊语译员,让他们与拉丁语译员紧密合作。西斯内罗斯的团队在1514年时已经完成并印刷了包括希腊语译本在内的完整的新约圣经,并制作了特定的字体来印刷希腊语。可是,那批西班牙译员不同意只出版希腊语原文的新约圣经,而是希望将旧约圣经翻译好之后,新约旧约圣经一起汇集出版。由于意见不统一,西班牙译员退出了团队,造成出版事宜的耽延。
这时,伊拉斯谟得到消息,立即要求教廷允许他首先出版他编辑的希腊语原文版新约圣经。在得到利欧十世的赞同之后,伊拉斯谟得以在1516年首先出版希腊语原文版新约圣经。而西班牙团队翻译编辑的四语种版本到1522年才由教皇批准出版。说实话,由于伊拉斯谟抢先出版,影响了伊拉斯谟的工作质量。他急于赶时间印刷,只好放弃了认真的编辑,结果其版本中出现了大量的翻译错误、转录错误和错别字。反观西班牙团队出版的全部六册和四种语言圣经,由于团队坚持审查和编辑,仅发现了15处错误,这在当时是极低的数字。
当然,后来伊拉斯谟又将其编辑的新约圣经文稿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编审,订正了其中不少的错误,变得越来越完善。无论如何,发表希腊语原文圣经的头功最后还是被伊拉斯谟“抢”到了。而且,伊拉斯谟主编的圣经后来被人广泛地引用。此后,许多欧洲国家在翻译新约圣经为本国语言之时,多以伊拉斯谟最后改进的版本为其底本,包括德国、法国、英国,以及后来非常著名的钦定版英文圣经。
1536年7月12日,伊拉斯谟在到访巴塞尔期间突然因痢疾发作而去世,死后被埋葬于巴塞尔大教堂。
回顾伊拉斯谟的一生。他是个思想复杂的学者。荷兰人把他当作自己的民族英雄。2004年,在票选最伟大的荷兰人当中,他排名第五。虽然他生前的作品尖锐地批评罗马教廷的骄奢腐败,在客观上,他引发了欧洲各地教会呼吁变革的声浪,但他终生都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在宗教改革运动爆发后并未支持马丁路德的改革派。他后来自认说,他从未想过要燃起如此剧烈的熊熊大火,要不然他就不会去随意玩弄火柴。他说他自己“下了一枚蛋,但孵化那枚蛋的人却是马丁路德”。马丁路德曾深受伊拉斯谟文章的影响,对他相当钦佩,并渴望与伊拉斯谟结交。后来,两人由于各自性格的不同和宗教理念的差异,开始交恶后便分道扬镳,以致于相互笔伐。这些都是后来的历史。另外,伊拉斯谟也对于天主教会内的“动乱”感到自责,甚至因此婉拒了天主教教会授予他红衣主教的职位。
不过,不得不承认,尽管伊拉斯谟不是故意主动的,但确实是他在不经意之间点燃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之火。


➕➕➕➕

本节的音频链接https://youtu.be/dJhCr_ynXzA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分解。

没有评论:

Free counters!

总浏览次数 (since November 2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