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9日星期四

【教会史演义】第204节 胡斯:觉醒之后,决裂的开始

  胡斯一到客厅的门口,那位客人已然三步并两步地上前主动握住了胡斯的双手,热情地说道:“胡先生,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愿意跟我见面。我不请自到,多有打扰了。”
“噢,没关系。”胡斯面露微笑,上下打量起对方来。见此人面颊清瘦、浓眉大眼,个头跟自己差不多,年纪也似乎相仿。胡斯接着问道:“您跟我的秘书说你从英国牛津学成归来,您叫什么名字?能不能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名叫耶柔米(Jerome),是布拉格本地人。三年前,我去英国牛津求学,确切地说是去做访问学者,去年刚从英国回来。听说您在伯利恒教堂坚持用捷克方言讲道,尽心尽力把圣经的真理按着圣灵的启示向一般民众宣讲,而不是轻易地盲从教廷的官方教条,受到布拉格人民的欢迎,也受政府和王室的信任。所以,今天我特地来拜见您。”
胡斯哈哈一笑:“原来如此。但是,耶先生,我怎么就不记得有你这么一位同门师弟呢?”
“胡先生,我确实是你的同门。因为我也曾拜斯坦尼斯拉夫教授为师,深深赞同斯先生改教的主张。毕业获得学位之后,我就离开了布拉格,到欧洲各处游学,在去牛津之前,我先后在巴黎、科隆和海德堡等地的大学教书。一边教书,一边演讲,一边呼吁欧洲各国支持我们波西米亚教会自主独立的事业。不过,那里的大多数教会都死心踏地地忠于教廷,毕竟他们不少人都是借着教廷之力攫取权利的既得利益者,当然不会站在我们波西米亚一边,还蓄意指控我在他们那里传讲异端学说。后来,我听说英国教会在威克里夫先生的倡导之下进行民族教会的独立运动,与腐败堕落的体制教会进行坚决的割裂,我这才去了英国牛津,在那里亲眼目睹了威克里夫先生创办的罗拉德派教会如何在英国展开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斗争。”
“噢?”胡斯听耶柔米这一番娓娓道来,兴趣大增。“我读过威克里夫写的一些书和单张,虽然对他的改教主张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同意,但是他唯以圣经为最高权威的主张我是完全赞同的。那么,你到了牛津见到过威克里夫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没有,没有。”耶柔米笑着摇摇手,“威克里夫先生早就在18年前就离世被主接走了。但是,他的门徒,就是被称为罗拉德派的教会却仍然在英国继续实践着威克里夫先生的宗教改革主张。其实,正如您所知,威克里夫的一些著作早就在我们波西米亚传播。这次呢,做为见面礼,我也给您带来了一本威克里夫写的书,希望您有机会读读看。”
“那真的太好啦。”胡斯的眼中放出亮光,“我正在到处搜罗威克里夫的书呢。这次耶先生您给我带了哪本书?”
耶柔米拿出书来:“这本《三人对话录》是威克里夫逝世前一年写的,据说也是他写的最后一本书,是他一生信仰的总结。他在书中说,罗马教会已经堕落,他们不要天国的福音,宁可要教皇的教规。但是,即便是同时有一百个教皇,即便所有的托钵修士都成为红衣主教,我们也应该必须在信仰上撤回对他们的信任,除非他们给出的教训是出于圣经的教训。”
“威克里夫真是这么写的?”胡斯拍手叫绝,“现在我们不是就有两个教廷,两个教皇吗?那罗马梵蒂冈教廷和法国亚维农教廷誓不两立,各自高高在上,自诩正宗,互相否认,互相咒诅。威克里夫这么写真是太有讽刺意味了。谢谢您送威克里夫的书给我。看来,我们两个人也是意志相投。不如我们不要相互以先生相称了,咱们本是主内弟兄,就以弟兄相称最为恰当。”
“好啊,好啊,那就听你的。”耶柔米高兴地说,“胡先生你较我年长,老弟就称你为兄长啦。”
送走了耶柔米,胡斯立即拿起威克里夫的《三人对话录》快速阅读起来。读完之后,胡斯的心中不禁燃起一团炽烈的火,感觉眼睛更加明亮,头脑更加清醒。此时,对于威克里夫这个人和他的宗教改革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胡斯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从最初的排斥,到后来的同情,变成了现在的赞同。不知不觉之中,胡斯的灵完全与威克里夫相通了。可能连胡斯自己都不知道,这时的他已经在有意无意之中走上了一条使他终将与教廷完全决裂的道路。

从此以后,威氏的《三人对话录》成了胡斯随身翻阅的手册,后来且被他译为捷克文。耶柔米则成了胡斯一生之中最亲密的朋友和战友,他随后在胡斯倡导的宗教改革中成了胡斯最得力的助手。
话说这个时期,发生在英国的罗拉德改教运动遭到英国政府和教会的残酷镇压,不少罗拉德派人士脱身逃出英国,前往欧洲大陆避难,其中一些跑到了德国和波西米亚。
一天,有两个英国学者来到布拉格。他们正是逃出英国的罗拉德派人士,来到遥远的布拉格,其目的也是要向波西米亚人传讲真正的福音。他们公开抨击“教皇权威至上”的言论,很快就引起波西米亚当局者的注意,随后对他们发出制裁令,强令这两个英国人噤声。
可是,这两个英国人不愿就此放弃自己的宗旨,他们改变了工作方式。其实,此两位既是罗拉德派传道人,也是艺术家。他们找到一个公共场所,运用他们的绘画技能在那里的墙壁上绘制了两幅巨幅画。第一幅画的是“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在画上题着圣经《马太福音》(第21章第5节)中的经文,说耶稣进耶路撒冷时“是温柔的,又骑着驴”;画中,耶稣的身后跟着他的门徒,他们全是穿着旧衣服,赤着脚跟从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第二幅画是一幅“教皇巡行图”,画中的教皇身穿华丽的衣服,头戴三层冠冕,骑着一匹装饰富丽的马,前面有人吹号开道,后面有许多威风凛凛的红衣主教、高级修士和高级教长等相随,浩浩荡荡,大张旗鼓,犹如人间帝王巡游驾幸。
这两幅意味深长的图画很快引起布拉格市民的注意,成群的人看了又看,都明白其中的意义。许多人看到了耶稣基督的谦卑自虚,看到了耶稣门徒的清贫乐道,跟那些自称为基督仆人的教皇们的狂傲自大、主教神甫们的奢侈贪婪形成鲜明的对比。市民们为两幅画拍手称赞,并深受感动,布拉格全城为此轰动。这令布拉格政府和教会极为尴尬和震怒,对两个英国人发出了通缉令。两个英国人不得不为自己的安全考虑而选择离开。但是他们的画作所留下的教训却没有被人忘记。
胡斯和耶柔米都闻名去看过那两幅画作,两人心中都对这两幅画作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也促使胡斯更殷切地研究圣经和威克里夫的作品。这时,他虽然不能全盘接受威克里夫所提倡的宗教改革方案和神学理论,但他对教廷的真面目却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此后,胡斯讲道的侧重点变为斥责教廷的骄傲、野心和腐败,进而积极寻求按着圣经教导建立信仰纯正的、脱离教廷统治的波西米亚的民族教会。这些都与当时已在波西米亚人中兴起的反对日耳曼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权利等运动不谋而合。
1403年,布拉格查理大学发生了日耳曼籍师生和波西米亚籍师生之间的公开争执,这场风潮很快升级为一场神学论战。

➕➕➕➕

本节的音频链接https://youtu.be/kkYmcOAlHSs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分解。

没有评论:

Free counters!

总浏览次数 (since November 2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