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6日星期四

【教会史演义】第86节 东方教会分裂的历史分野

  第二次君士坦丁堡会议的原本目的是想解决“基督一性派”的问题,它也确实将该派及其教义定为异端,无论是利恩丢斯用希腊哲学名词对基督神人二性的解释也好,还是用区利罗的《十二章》去解释迦克墩信经也好,虽然各自使用的方法不完全相同,但是殊途同归,都让查士丁尼借着会议实现了他的政治目标,帝国各教会因之而取得了表面上的教义统一,被重新解释后的迦克墩信经成了关于基督论的唯一的正统教义。不过从客观上来说,这次会议的余波对教会团结的杀伤力是非常巨大的,除了造成了西方教会暂时的分裂之外,更是把东方教会推向了永久分裂的边缘。
565年,查士丁尼驾崩,查士丁二世(Justin II)继位,他继续执行前任的宗教政策,秋风扫叶般地猛打“基督一性派”;578年,提庇留二世(Tiberius II)继位,此时,“基督一性派”不但没有被赶尽杀绝,反而如春风吹生,尤其是在非洲和中东的省份,“基督一性派”更是气势如虹,在这里,若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各自独立的教会。
从此以后,东方教会渐成一盘散沙。
老大哥君士坦丁堡教会在东方教会中一枝独秀,仍然最具影响,日后演变成了“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 Church)。
其它从东方教会中分裂出来的林林总总的独立教会中,规模和影响有大有小,四个较大派别分别是﹕第一个是很早就分裂出来的聂斯脱利派,他们成立了“东方亚述教会”,中国称之为景教;第二个是埃及亚历山大和埃塞俄比亚的教会所形成的“科普特正教会”;第三个是由中东叙利亚地区的“基督一性派”所组成的“叙利亚正教会”(Syriac Orthodox Church);第四个是亚美尼亚地区的“亚美尼亚使徒教会”(Armenian Apostolic Church)。这四大派别之下又有一些互不相属的分派支派,由于它们不是后来世界教会史上的主流,所以有关它们各自的组织机构和教义教规,史界学术界的记述、报道、介绍和研究等等都不是很到位,所以从教外人来看,它们有时显得既凌乱无章,又神秘莫测,让人摸不着头脑。
关于“东方亚述教会”和“科普特正教会”,我们已在前面交待过。下面只对“叙利亚正教会”和“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做简单的介绍。
“叙利亚正教会”的创始人名叫雅各(Jacob),又号巴拉丢(Baradaeus),据说他于约505年出生在奥斯若恩(Osroene)的一个叫康士坦蒂娜(Constantina)的城市。
奥斯若恩是位于幼发拉底河上游的一个古国,首府是埃德萨(Edessa),也就是今天土耳其国的桑尼乌法市(Sanliurfa)。奥斯若恩国王在201年时已经宣布基督教为其国教,这比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归顺基督教还要早100多年,因此,奥斯若恩可称得上是历史上第一个正式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244年,罗马帝国将奥斯若恩吞并,使它成了帝国的一个行省。
雅各从小在康士坦蒂娜长大,父亲是当地教会的牧师,在雅各两岁时,父亲便将他送入当地修道院,稍大之后就接受修道院院长所传授的希腊文和叙利亚文知识,并接受修道士般的严格的禁欲式修练。雅各长大后,来到离家乡九十多公里外的大城市埃德萨,并在这里向民众宣道。又过了数年,雅各成了一位果敢刚毅、坚韧不拔、颇有号召力的修道士领袖,逐渐得到了埃德萨教会信众们的爱戴。
埃德萨教会大多数时候都由“基督一性派”占主导地位。看官若还记得的话,其实“三章案”中那第三位被诅咒的人物伊巴斯就曾是埃德萨教会的牧师。在这种境况下,雅各成为“基督一性派”的领袖也就是非常自然的了。
雅各本人原先跟查士丁尼的妻子狄奥多拉皇后颇有交情,狄奥多拉皇后非常同情“基督一性派”,所以雅各起初很受皇家的器重,他曾在君士坦丁堡住过15年之久,在这里的教会中他也很有名气。可是,后来查士丁尼与狄奥多拉在宗教政策上意见不合,于是查士丁尼找了一个借口废了狄奥多拉的皇后尊号,将她打入冷宫。雅各失去了皇家的靠山之后,毅然离开君士坦丁堡。到了543年,埃德萨教会请雅各担任主教之职,此时查士丁尼正在搞“三章案”以打击一性派,这令上任伊始的雅各非常反感,决定代表埃德萨教会向查士丁尼据理抗争。
在第二次君士坦丁堡会议宣布“基督一性派”为异端之后,雅各不再理会君士坦丁堡的权威和迦克墩信经的教义,反而更加高举起“基督一性”的旗帜,并将之从埃德萨大力向叙利亚地区推广,最终雅各一派在叙利亚发扬光大,据信由他按立的教牧人员就有八万之多,人称该派为“雅各派”(Jacobites)。
虽然雅各派从东方教会中分离出来,但该派内部也是问题多多,领袖之间出现很大分歧。雅各曾按立“黑人保罗”(Paul the Black)为安提阿大主教,但两人不久即发生争执,又跟埃及亚历山大教派发生冲突,甚至出现暴力事件。578年,雅各立意去埃及跟亚历山大派谈判以解决教派间的流血冲突,但是由于年老体病,他只到达埃及边境便溘然长逝,时年73岁。
雅各派在雅各死后继续发展,又跟其它教会分分合合,一直绵存到今天。其后世教徒认为“雅各派”这个名词有侮辱的性质,于是自称为“叙利亚正教会”,其首领自称“安提阿大主教”,其总部起初设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后因政治和宗教原因多次搬迁,目前设在叙利亚大马士革,据说因叙利亚局势动荡不安,不久可能再迁往它地。该教会在全世界共约有近七百万教徒,大多集中在叙利亚、印度的马拉巴尔海岸地区(Malabar Coast)。

2016年,当时的威尔士亲王(现在的英国国王)在伦敦出席圣托马斯大教堂叙利亚东正教教堂的献堂仪式

至于“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三世纪末和四世纪初。
虽然我们不知道基督教究竟在何时由何人传入亚美尼亚地区,但是可以确知,在三世纪末,有一位名叫“启蒙者贵钩利”(Gregory the Illuminator)的人在亚美尼亚传道。
贵钩利于257年出生于帕提亚族(Parthian)的一个贵族之家,他的身份甚至可能是一位帕提亚的王子。长大之后,贵钩利娶妻米利暗(Miriam),她也是来自贵族之家,两人在小亚细亚地区的卡帕多细亚(Cappadocia)结婚生子。约285年,贵钩利独身一人来到亚美尼亚向当地人传道。当时的亚美尼亚国王是梯里达底三世(Tiridates III),贵钩利与这位国王是远亲,但是两个家族又是政治上的世仇,所以当贵钩利到达亚美尼亚之后,梯里达底便将他打入囚牢达12年之久。
约297年,罗马帝国奥古斯都戴克里先率军入侵亚美尼亚,最终将亚美尼亚变成罗马帝国的属国。可能是觉得贵钩利已无潜在的政治威胁,于是梯里达底下令将其释放,并引他为座上之宾。不久,两人竟成为好友。在贵钩利的教导之下,梯里达底决然接受基督为其救主,301年,梯里达底在贵钩利的主持之下受洗归入基督,他也定基督教为国教。
从此以后,基督教在亚美尼亚蓬勃发展,生机盎然。虽然亚美尼亚一直是罗马帝国的附属国,但并没有完全罗马化,而是保存着它自己的文化文字和民族特征。
387年,波斯入侵,将亚美尼亚的一部分征服。而聂斯脱利派教会正得到波斯王的支持,亚美尼亚人对波斯人极其仇恨,对聂斯脱利派教会也恨屋及乌,导致亚美尼亚教会更倾向于“基督一性派”。451年迦克敦会议之后,亚美尼亚教会断然拒绝迦克敦信经,491年,亚美尼亚教会开了一次会议,正式宣告不接受迦克敦会议决议和《利欧大卷》,从此更归向“基督一性派”。
亚美尼亚教会一直延续至今,外人有时称他们为“贵钩利派教会”,但他们自称是“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目前在全世界该派约有一千万教徒,大多住在亚美尼亚及东欧地区,其总部设在亚美尼亚国的依赤梅津(Echmiadzin)。
综上所述,东方教会分裂后的历史分野和格局在六世纪时就已经昭然若揭了。

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Etchmiadzin Cathedral),是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的总堂和亚美尼亚宗主教驻地,位于亚美尼亚西部城市瓦加尔沙帕特,靠近土耳其边境

➕➕➕➕
欢迎关注和订阅我的Youtube频道以便收听。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fFLtqiKsnCa96vwTIdijBGfaZICcBhQ
本节的音频链接是:https://youtu.be/KXe2kZcK1N8
本节的博客链接是:https://usstamps.blogspot.com/2022/10/86.html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分解。

没有评论:

Free counters!

总浏览次数 (since November 2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