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1日星期日

【教会史演义】第33节 三世纪下半叶﹕黎明在招手,曙光在前头

再说到了公元251年,迫害教会的罗马皇帝德西乌斯在与哥特人的作战中阵亡。之后,在一部分军官和元老院支持之下,另一名军阀加卢斯(Gallus)夺得帝位。不过,加卢斯得到的不仅是一个至尊的地位,他得到的也是一堆烂摊子,帝国内部有瘟疫大肆流行于意大利地区,外部又有哥特人大兵压境。加卢斯无暇顾及搞惩治基督教会的事情,这样,迫害之风随之大为缓和。
但到了253年,那位曾怂恿过德西乌斯镇压教会的贵族瓦勒良夺得帝位。他初登帝位时尚未对教会采取过激行动,但是过了四﹑五年,瓦勒良可能觉得皇位坐得稳当一些了,他就想起了当年他和德西乌斯制定的政策,于是又向基督教会举起了屠刀。257年,瓦勒良发出敕令,首先拘捕基督教会的领导阶层,他授权各地方政府,可以在未经查证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对捕获的主教﹑长老﹑执事等领袖们判处流放或执行死刑。258年,瓦勒良下达更加严苛的敕令,把镇压范围扩大,所有基督徒都在严打之列,若信徒不愿声明放弃信仰,则各级政府都可以将其判处流放或处以死刑,并没收其财产。迦太基主教居普良和罗马主教史蒂芬一世(Stephen I)都在这场逼迫运动之中,先被捕,然后又被斩首,据说“对抗教皇”诺洼天也在这个时期殉难。
公元260年,教会的待遇出现了突然的转机。那年初,位于罗马帝国东部的劲敌萨珊波斯国侵占了罗马帝国的东方附属国亚美尼亚,随后再入侵叙利亚,占领了重要城市安提阿。瓦勒良急似热锅蚂蚁,他不能坐视东部疆土失陷殆尽,于是亲率七万罗马士兵进行东征,与波斯皇帝沙普尔一世(Shapur I)统领的军队展开殊死激战,结果,波斯军队设计击败罗马军队,并生擒瓦勒良。最后,瓦勒良作为战俘,被押至波斯,受尽屈辱,不久病逝。
常言道: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自从罗马皇帝尼禄开始由政府出面对基督教会实施专政起,一直到的瓦勒良发动的大规模迫害基督徒的全国运动为止,其间共约二个多世纪,帝国换了数十位皇帝,但除了极少数几个皇帝对教会略有友善表示之外,大多数皇帝对教会都采取横眉冷对的态度,他们对教会的镇压政策或紧或松,国家与教会之间的关系也非常不稳定。基督教会在帝国的社会中,仍然是一个非法的异类,面对帝国国家专政机器不断的摧残压抑,有时让人觉得真的是长夜难熬,漫漫无期。
但神奇的是,教会虽然往往处在狂风暴雨的逆境之中,它却象一株傲雪的苍松,不仅把根生得越发扎实了,而且还变得更加地枝盛叶茂。教会的组织和力量如此的壮大,已经到了统治者们不敢小觑的程度。
接替瓦勒良做罗马帝国皇帝的,是他的儿子加里恩努斯(Gallienus)。其实在瓦勒良生前,加里恩努斯已被立为共治皇帝,现在父亲屈死波斯,加里恩努斯得以独掌大权。这位新独裁者虽然被人讥讽为“懦弱无能之辈”,但他倒是真有点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同凡响的政治智慧,至少他认识到,基督教会并非帝国的分裂力量,也不是颠覆政府的“第五纵队”,这些基督徒实在是帝国民众大家庭的一员;他还意识到,在过去数十年来对教会这么一个庞大的团体进行没完没了的清剿,是一件得不偿失的愚蠢之举,既造成了社会动荡不安,人心背离,也分散了帝国政府已经非常有限的财力资源,还造成了军力警力的士气低落,以致在外族侵略之时,举国上下难以众志城成,难以集中精力来全力应付;“攘外先安内”本是不错,但是“安内”不是要搞无休止的宗教迫害,而应是努力地化解国内的各种矛盾。于是,出于政治考量,加里恩努斯大胆变更他老子的既定国策,发出一道“宽容敕令”,规定解除所有对基督教会的逼迫政策,释放所有在押的基督徒,全部发还原先没收的教会财产和信徒们的家产。
当然,加里恩努斯还作了许多其它的国策调整,包括政军分离法案等等。但是,这些举措的实行为时已晚,罗马帝国的厄运根本不可能因此改观,史家在评述加里恩努斯时都指出,他是在打一场不可能打赢的战争。八年之后,加里恩努斯在军人政变中身亡,在他之后,纯军事武力的政权接连崛起,因而在三世纪下半叶,罗马帝国开始由行伍军人出生的皇帝们进行统治。
不过,加里恩努斯的宽容敕令,虽然没有从法律上根本废除对基督教的歧视,但是它在客观上给教会松了绑,接下来的四十几年,除了来自政府方面的零星骚扰之外,总体而言,基督教不再被政府作为邪教异类来对待了,教会也得享受自由和安宁。
在这个时期的罗马社会,对罗马古代诸神的崇拜仍然占主流地位,还有一些其它的宗教也开始兴起。第一种是盛极一时的米特拉教(Mithraism)。米特拉(Mithra)原是古代波斯神祗,是至高无上的太阳神,被罗马帝国引进改造之后,米特拉成了罗马军人热心崇拜的偶像,军人皇帝们也倾心侍奉。第二种是由波斯人摩尼(Mani)创建的摩尼教(Manichaeism),这是一种将基督教和波斯祆教两者教义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哲学和宗教体系,还杂揉进佛教和犹太教的成分。摩尼的目标是想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普世的宗教社团。摩尼教宣扬,光明与黑暗永远敌对﹑善良与丑恶永远敌对,人活在罪恶与黑暗的物质世界,“善良的父”就派他的使者来拯救世人,这些使者中包括耶稣和摩尼,他们要把人带回善良和光明。这种大杂烩式的宗教教义对各种口味都很适合,摩尼教于是成了时髦信仰,受到许多人的追捧,可说是大行其道,也拉走了不少基督徒。第三种是新柏拉图主义,这是将柏拉图哲学神秘化﹑泛神化和宗教化。新柏拉图主义只在学术界和思想界传播泛滥,而且缺乏组织,所以没有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但却深深影响了后世的许多基督教神学家。
在教会内务方面,各种组织机构﹑礼仪规范﹑教义教条都已经更加完善,但却没有象三世纪上半叶那样出现过一等一的基督教神学家和丰富多彩的神学著作。勉强能提得上名的,大概只有两人:一是亚历山大主教﹑俄利根的门生丢尼修(Dionysius),他也做过圣道学校校长;二是安提阿教会长老﹑大力主张禁欲主义的路迦诺(Lucian)。
虽然有诸多宗教与思潮的竞争,教会依然开始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扩张开来,与此同时,教会的世俗化趋向越发明显。从前,基督徒对世俗事务,尤其是对国家政治,都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更谈不上愿意应征入伍,入仕为官,长时间以来,罗马人还把基督徒的这种表现作为一条特大罪状来进行强烈的谴责。但这时,除了罗马中心城市之外,北非﹑小亚细亚﹑叙利亚﹑马其顿﹑意大利中部﹑高卢﹑西班牙等地区,以及那些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城市,教会已经遍地开花,就连上层社会﹑贵族阶层﹑军队警察﹑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基督徒都无处不在。
这种形势给教会的信众们一种强烈的感觉:黎明在招手,曙光在前头。


 ➕➕➕➕
欢迎订阅"西雅圖陳彤"Youtube频道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fFLtqiKsnCa96vwTIdijBGfaZICcBhQ
“教会史演义”是我从2012年6月起开始构思写作的一个博文系列。
发表在我的微信公众号(tongchenseattle)内。大家可以去阅读。
研究历史和写作博文纯粹是我个人的业余爱好。为写“教会史演义”,我从本地多家图书馆内搜寻并借阅了巨量的相关资料。需要说明的是,既然我写的是“演义”,基本上就是“历史小说”,不是信史,没有进行非常严格的史学考证,只是演义,仅此而已。里面有不少演绎的部分,主要目的是寓教于乐。希望研究信史的读者,可以在坊间找到很多正规出版的教会史书籍。
这个博文系列按历史年代划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创始期到古典期”,第二部分是“中世纪”,第三部分是“宗教改革时期”,第四部分是“近现代”。目前,前三部分已经草成。接下来要写的是“近现代”,可能还要再花上好几年时间才能把这第四部分草完。敬请关注订阅收听。谢谢您的关心和鼓励。愿神继续祝福您!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分解。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节的音频链接是:https://youtu.be/kvlZCFQ20v8
本节的博客链接是:https://usstamps.blogspot.com/2022/08/33.html
欢迎在Youtube上订阅收听。谢谢!

没有评论:

Free counters!

总浏览次数 (since November 2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