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3日星期一

【教会史演义】第9节 三大护教大侠﹕殉道者游斯丁(上)

公元第2世纪中下叶,对于基督教会来说,真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时期。在内,有异端斜说忽悠会众,各种偏离正统福音的思潮风起云涌;在外,有罗马帝国政府的国家机器进行秋风扫落叶式的严控严打,还有就是,一些不怀好意的罗马知识分子对基督教义的恶意毁谤。毁谤者中最著名最激烈的,要数一位名叫克理索(Celsus)的哲学家。
克理索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家庭社会背景又是如何?由于缺乏史料,我们知之甚少,我们只知道此人在约公元175年时写了一本叫《真道》(The True Word - Discourse, Account, or Doctrine)的书,这是最早的有系统地反对基督教信仰、反对教会的著作,原书已经不存在。但书的内容,我们可以从第三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俄利根(Origen)的护教大典《驳斥克里索》(Against Celsus)中找出来。关于俄利根本人,我们后面再来介绍。
从克理索的书中,我们可以大致猜测到,克理索是罗马公民,对希腊哲学的研究很有造诣,也是一位笔锋刚健的评论家。他可能在一个基督徒的家庭中长大,从小对犹太人的历史和旧约圣经﹑新约福音书﹑使徒书信等都较熟悉,算是对经文和教会组织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成年之后,他不仅没有归信基督,反而醉心于希腊哲学的探讨,对古埃及的宗教也有涉猎。
克理索对基督教展开多方面的攻击,其论点主要有四个﹕其一,他否认耶稣具有任何神性,说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犹太人,基督徒把耶稣当作神的独子来崇拜,是荒谬可笑的,耶稣行的神迹都是巫术;其二,他把基督教信仰当作一种新的哲学来看待,而且还是一种低劣的哲学;其三,他认为,基督教会的信众大多是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低层阶级,基督徒是愚拙人、下等人、奴隶、妇女及儿童等;其四,基督教义是罗马帝国的威胁,奉劝基督徒放弃信仰,转去相信罗马的多神国教。
还有更恶劣的事情是,克理索似乎很想特立独行,搞个轰动效应什么的,不知他是脑中哪一根神经搭错了,居然抛出了一个故事,还说得有鼻子有眼。他爆料说﹕耶稣的世俗父亲不是木匠约瑟,而是另有其人!有一个叫潘得拉(Pantera)的罗马士兵跟马利亚相好,当马利亚怀孕后,就被和她订婚的木匠赶出了家门,因此她被定了通奸罪,而她生出的孩子实际上是潘得拉的。克理索如此地亵渎,但又提不出什么历史资料支持他的说法,后世绝大多数严肃的学者都认为克理索是恶意造谣。这种无稽之谈,后来竟常常被反基督教人士拿来大加渲染,真是荒谬可笑。
事情在近代再起波澜。德国莱茵河畔城市宾根的城区,原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军人墓地,到了1859年某日,在铁路建设工程中,工人们挖出一块古墓碑,专家们读出了墓碑上的文字,是:提(庇留)·朱利(亚斯)·阿布得斯·潘得拉,西顿人,享年62岁,服役40年,职务是罗马军队大队旗手,属于弓箭手第一步兵队。专家们的进一步分析认为,此墓碑主人出生于中东腓尼基的西顿地区,后来加入罗马帝国军队的弓箭手第一步兵队,而据史料记载,第一弓箭步兵队驻扎在犹太行省一直到公元9年,后来,才调防至宾根地区。
这一下,反基督教人士兴奋起来了,他们叫嚣道:看看,连潘得拉这个罗马士兵的墓碑都找到了,潘得拉确实是在犹太行省驻扎过,他当然就是在那时结识了马利亚。啊哈,克理索说的关于耶稣真正身世的事情终于有确凿的历史根据了。
这就叫确凿的历史根据吗?其实,潘得拉是一个罗马人的家族大姓,有此姓的人多如驴毛,就像中国人之张姓李姓一样,而且罗马人经常将自己的姓氏赐给外国人。就像这位姓潘得拉的士兵,他本是西顿人,可能是有了战功,才被罗马人赐姓潘得拉。发现了一个姓潘得拉的人的墓碑,只能说明历史上确有一个姓潘得拉的人,仅此而已,就算此公生前驻扎在犹太省,那又能证明什么呢?姓潘得拉的士兵驻扎在那里的有很多,根本扯不上此公跟马利亚有什么关系。福音书上已经将马利亚的事迹和耶稣诞生的事情记载得很清楚,因克理索的诽谤,你就浮想联翩?还是省省脑细胞吧。
克理索向基督教大泼脏水,其真正目的不太清楚,很可能是出自维护帝国的统治利益,但是他的疯狂攻击对当时仍处在弱势的教会所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撇开污蔑基督和教会不说,仅是“基督教会让帝国的社稷产生危险”之说,就会刺激帝国统治者对基督教会施以更重的专政铁拳。克理索本人以哲学家自居,是所谓的“砖家”和“公知”,他的发言是有人要听的。尤其是当时的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本身就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对基督教会的政策已经稍有放松,如果听信了克理索的谗言,很可能会再度收紧勒死教会的绳套,若是这样,风雨飘摇中的教会就更是雪上加霜。
可以想像,克理索的书一出笼,当时必然在教会中引起轩然大波,教会的护教士们﹑神学家们必然是奋起反驳,神学家俄利根写作的《驳斥克里索》就是集所有反克理索谬论之大成。所幸,奥勒留皇帝可能也并不赞同克理索的危言耸听,教会这只小船还是顺利地穿过了重重的惊涛骇浪。克理索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死后约一个半世纪,基督教会这只小船竟然会变成一艘汪洋大海中的超级航空母舰,他的毁谤徒然无功,毁谤之书《真道》又被《驳斥克里索》一书批得体无完肤,他自己也成了人们的笑柄。
当然,早在克理索之前数十年,在罗马知识界就已经有不少的所谓“外邦精英份子”仇视基督教会。长期以来,他们对基督教会进行恶毒的攻击围剿,克理索便是这股仇视势力的典型代表。但是,同样是在罗马知识界,也有一股维护基督教会的正义势力从理论上为基督教义进行辩护,向罗马帝国皇帝及皇族们申诉呐喊,写书著文,并不惜得罪帝国当政者,有的更不惜以身殉道。这群仁人志士被称为“护教士”(Apologists),其代表人物有三位,他们分别是﹕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雅典人雅典那哥拉(Athenagoras of Athens)﹑安提阿的西奥菲勒斯(Theophilus of Antioch),其中以游斯丁最为著名。这些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让人觉得他们就像是一群游走于江湖之中,行侠仗义、惩凶除恶、劫富济贫的侠客豪士,面对克理索们狂耍乱舞的九阴白骨爪,游斯丁们则连使降龙十八掌来防守反击,所以,称护教士为“护教大侠”也颇为恰当。


先说第一位护教大侠﹕游斯丁。此人名气最大,也被称为“使徒后期的第一位基督教神学作家”。
约公元100年左右,游斯丁出生在巴勒斯坦的撒马利亚地区的纳布勒斯(Nablus),就是圣经中的示剑城,但他本人不是犹太人,也不是撒马利亚人。其祖父叫巴邱(Bacchius),这是一个希腊人的名字,其父叫百基古(Priscus),这又是一个罗马人的拉丁文名字,由此可以推断,游斯丁的家族是正宗的希腊人。有学者称,巴邱很可能是由罗马人委派到巴勒斯坦地区的外交官,百基古则是非常富有的商人。
游斯丁从少年时代起,就在父亲的督导之下,接受严谨的希腊式教育。青年时代,他十分尊崇希腊的先哲,立志投入毕生精力来学习钻研古希腊哲学,以此来求得人生真道。但是,古希腊哲学门派繁多,究竟是哪一派更能帮助自己找到真道呢﹖游斯丁首先求教于一位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家,但是该派的“绝对的理性”解释不了“神的本相”﹔他又转向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一位哲学家,但是这位哲学家徒有虚名,只热衷于收取高昂的学费,让游斯丁大为失望﹔随后,他再找到一位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但是这位哲学家告诉他﹕要学真道,必须先学音乐﹑天文学和几何学,游斯丁对这三门课都不感兴趣﹔最后,游斯丁听说有一位柏拉图学派的哲学家刚刚在本地定居,于是又登门求教,这下似乎找到了一些感觉,就决定在他的门下学习柏拉图哲学,从此,游斯丁就以哲学家自诩,并喜欢模仿哲学家的样子,还穿着哲学家的袍子。
不久,游斯丁想找一个恬静之地独处参道,于是他来到以弗所地区的爱琴海边,找到一个偏僻地区。某日,游斯丁刚到那里,迎面走来一位老者,见此人相貌雍贵、温柔可敬,有似曾相识之感,游斯丁就出神地盯着他。
那老者也注意到了游斯丁,笑容可掬地问道﹕“年轻人,你认识我吗?”
游斯丁道﹕“不认识。”
老者问﹕“那么,你为什么这样地盯着我呢?”
游斯丁道﹕“我们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吧?我也未曾想到,在此人迹罕至的地方会见到任何别人,你又偏巧与我同在一处。所以,我颇感惊讶,敢问老先生为何到此呢?”
老者捋了捋长髯﹕“我是在牵挂我家的一些人,前些日子他们离我出走,没了音信,我有些担心,到处寻找,我来此也是为寻找他们,看看他们是否在这里。可是,年轻人,你为什么也在这地方呢?”
游斯丁答道﹕“我喜欢这里静僻的小路,这里脱离凡世,我的注意力就不会关注在世间的俗务,就可以自己专心地与自己交谈,独自思考这宇宙间的真道。”
“原来如此。”老者又一次仔细打量了一下游斯丁﹕“听你言谈,观你衣着,想必你是一位思想家吧?但是思想不如行动,你难道不想行动而是想做一名空想家吗?你难道不想参透真道而虚度人生吗?”
接下来,两人坐在海边,打开话匣,开始探讨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探讨哲学的优点和局限,探讨世界的本原和终结。从老者那里,游斯丁知道了犹太古先知﹑犹太人的圣典﹑基督教信仰﹑为何基督教会因为坚守信仰而受罗马人迫害,等等。游斯丁大受感动,他终于感悟到﹕“这个大千世界的许多事情是柏拉图和其它哲学家所不曾知道的,惟有从众先知那里才能求取到真理的知识。”
最后,游斯丁站起身来,拱手向老者称谢﹕“老先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从此之后,我要研读犹太人的圣书,从犹太人的古先知那里求得真知识,以基督做为我的救主,为基督信仰而战。”
老者颔首称善。两人挥手而别。

没有评论:

Free counters!

总浏览次数 (since November 2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