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日星期日

【教会史演义】第181节 全能博士:托马斯·阿奎那(一)

话说沿着古罗马帝国的亚壁古道(Via Appia),可以从意大利首都罗马一直走到南部第一大城市那不勒斯,就在这两座大城之间正中的位置有一座小镇,名叫阿奎诺(Aquino),这里是西西里王国的伯爵领地。由此向东约30公里处,就是名闻遐迩的卡西诺山(Monte Cassino),6世纪时的意大利贵族后代本尼狄克就是在此山上创建了著名的“本尼狄克修会”,山上的卡西诺修道院正是该修会总部之所在。
1224年底的某一天,在阿奎诺伯爵兰道夫(Landulf of Aquino)的罗卡塞卡(Roccasecca)城堡内,一个男婴呱呱落地。这是兰道夫的第12个孩子,他给这个最小的儿子起名叫托马斯(Thomas)。兰道夫当然希望这个小不点儿将来能够光耀门楣,但他没料到,托马斯在长大之后竟成大器,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基督教神学圣师,远超其父的期望。
兰道夫家族虽然不是西西里王国贵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但是他是国王钦命的骑士,家境也极为富裕。因其家族世袭的封地在阿奎诺一地,这个地名稍稍变音之后就成了该家族的族名姓氏“阿奎那”(Aquinas)。这种以封地之名为姓氏的情况,无论是在古代的中国或外国,都是习以为常的。兰道夫的妻子、托马斯的母亲狄奥多拉(Theodora)则是德意志贵族出身,属于神圣罗马帝国霍亨斯陶芬王朝(Hohenstaufen)的一支。兰道夫的弟弟名叫西尼博德(Sinibald),时任赫赫有名的卡西诺修道院院长。
兰道夫的伯爵爵位虽是世袭,但唯有其长子能继承爵位,其他诸子只能靠自己的打拚才有希望获得功名。于是,兰道夫把除长子之外的几个儿子送入国王的军队中效命,却在托马斯5岁时把他送入其叔西尼博德掌管的卡西诺修道院接受启蒙教育,期望他日后能成为一名本尼狄克派的修道士。要么当骑士,要么当修士,这都是当时贵族子弟想进阶身份的必行之道。
1239年初,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前后,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和教皇贵钩利九世(Gregory IX)产生激烈冲突,帝国军队和教皇军队在阿奎诺附近频频交火,战火燃及卡西诺修道院。出于安全起见,兰道夫在和妻子狄奥多拉商量之后,把时年14岁的托马斯送到100多公里以外的那不勒斯大学入学,计划等到战事平息之后或在他大学毕业之后,让他返回卡西诺修道院当一名正式的本尼狄克会修道士。
那不勒斯大学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立大学,由腓特烈二世亲自创建,虽在当时才刚刚成立15年,但是腓特烈求贤若渴,采取由帝国政府出资的方法大力延揽各界名流,因此那不勒斯大学人文会萃,学者云集。
求知欲望极为强烈的少年托马斯来到这座高等学府之后,正是如鱼得水。除了学习算术几何、音乐美术、天文地理之外,他最愿意花功夫的课程却是哲学。托马斯发现,除了他从小就在修道院学到的奥古斯丁的神学哲学以外,原来世界上还有古希腊哲学这种世俗学问,他对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发奋地阅读亚里士多德派哲学家的著作。亚里士多德派哲学家都是拜亚里士多德为宗师的学者,12世纪时把亚氏哲学重新介绍给西欧学术界的人并不是欧洲人,实际上他们是阿拉伯人哲学家阿威罗伊(Averroes)和犹太人哲学家迈蒙尼德(Maimonides)。托马斯除了读亚氏原著之外,也大量涉猎阿威罗伊和迈蒙尼德的作品。有道是,润物细无声。在大学数年,这些人的学说一点一滴地塑造着托马斯的思想,以致于深深地影响到了托马斯整个神学观和哲学观的形成。
不过,在那不勒斯大学求学期间,还有另一个人对托马斯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直接影响,令他走上了有违于其父母本来意愿的另一条人生道路。这个人就是道明会派驻在那不勒斯的传道人圣胡里安的约翰(John of St. Julian)。作为新近成立的托钵修会,道明会当时正在欧洲各地竭力招募那些乐于献身于道明会的虔诚的年轻人。
约翰见托马斯是青年才俊,思维深邃,便注意栽培这位热血青年,把托钵修会所崇尚的“使徒贫乏”的修道精神向托马斯详细介绍,鼓励他效仿初代教会的使徒们,放弃一切世俗的个人财富和名誉,把自己奉献给代表这种“使徒贫乏”精神的道明会。
1244年,托马斯19岁,他的父亲兰道夫突然去世,托马斯赶紧回到家乡奔丧。丧事之后,托马斯告别家人返回那不勒斯。返回之前,托马斯暗暗地给狄奥多拉留下一张简短便条,上面写着:“母亲大人明鉴,小儿经深思熟虑,决意在回到那不勒斯之后便投奔道明会当一名修士,今后小儿不会再回卡西诺修道院,因事前未能与母亲大人商量,还恳请母亲大人饶恕小儿不孝之罪。”
狄奥多拉送走托马斯之后回到家中,过了几个小时之后仆人们发现了这张便条。纸条很快地被呈上给狄奥多拉,她展开一读,脸色立刻大变,高声惊呼:“哎呀,这个小儿,怎么如此地放肆冲动,他父亲尸骨刚寒,他就竟敢违抗父命。”
她连忙将其他几个儿子找来,将事情原委一一说出,然后严厉下令:“你们得赶快追上你们的小弟,不管采取什么方法也得将他带回来见我。要知道,道明会的人一直就跟本尼狄克会的人互有隔膜,互相指责,虽同是修会,却禀持不同的修道理念。本尼狄克会已有500多年的根基,可谓树高叶大,源远流长,那小小的道明会才成立不到30年,根本没有前途,你们绝不能让小弟投到道明会的门下将来受穷受苦。”


➕➕➕➕

本节的音频链接:https://youtu.be/B2JClxtMjog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分解。

没有评论:

Free counters!

总浏览次数 (since November 2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