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0日星期日

【教会史演义】第389节 灵恩运动之嬗变:新灵恩运动

  至于说福音派与灵恩派相互反感,常常相互指责,那是因为他们信仰的神学基础实在是无法共存共容。乍看起来,两派都坚守教会历来所禀持的基要真理。但灵恩派在基要真理以外,又加上更多的“额外信条”,而且似乎更着重强调这些“额外信条”,误导其信众舍本求末地追求这些“额外信条”,这就是令福音派最为诟病的地方。灵恩派人士常常标榜自己最懂圣灵,他们讥讽天主教讲的三位一体是“圣父圣子圣母”、指责福音派讲的三位一体是“圣父圣子圣经”,只有自己讲的三位一体才是最最正宗、最最正确的“圣父圣子圣灵”,这实在是灵恩派人士的傲慢与偏见。实际上,福音派一直都懂得圣灵及其工作,把对圣灵论的理解建立在圣经经文的客观启示上,相反,号称最懂圣灵的灵恩派却把对圣灵论的理解建立在个人的主观感觉和经历上。
灵恩派聚会时,常常是音乐激越、燃情火爆、呼天喊地、“方言”喷发,认为那是“圣灵充满”的表现,也有扑倒在地、东倒西歪,认为那是“被圣灵击倒”,他们非常相信并喜欢经历这些事情,为亲身体验这些事情而乐此不疲,也喜欢高举这些事情和鼓励个人体验。多数灵恩派人士不愿意研读圣经,宁愿盲从教会领袖的“教导”和教会的“信条”,如果读到圣经中有些经文不符合他所认为正确的“教导”和“信条”,他就故意选择忽略这些经文,或者选择对这些经文做削足适履般的断章取意,来证实他所信的那些“教导”和“信条”。他们非常喜欢讲“对圣灵开放”、“请圣灵来引导”,实际上,大多数人不愿察验在他们背后支配他们的那个“灵”是“圣灵”还是“假圣灵”。
其实,在《约翰一书》第4章第1节至第3节,使徒约翰明确地给出了察验方法。约翰如此说:“亲爱的弟兄啊,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因为世上有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了。凡灵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就是出于神的;从此你们可以认出神的灵来。凡灵不认耶稣,就不是出于神,这是那敌基督者的灵。你们从前听见他要来,现在已经在世上了。”若按此察验,约翰告诉我们就“可以认出真理的灵和谬妄的灵来。”但是,他们不屑察验,只是一昧地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比如,就灵恩派所特别追求的“说方言”来说,他们不愿查验那个控制其舌头的灵,只盲目地相信那是“圣灵”。但令人吃惊的是,在1974年,宣道会的杰拉尔德·麦格劳博士(Dr. Gerald McGraw)在其刊物中说,他曾测试过,90%讲方言的灵都是邪灵!(彤案,不入正文:我给出数据和出处,请看官自行选择相信或不相信。)
当然,灵恩派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确有值得福音派虚心学习的地方。不可否认的是,灵恩派当中有不少人是真诚地爱主,热情参加各类事奉,积极参与宣教事工,积极追求更新的生命和生活,非常注重祷告与敬拜,非常主动地传福音给别人,爱心和热心令人嘉许和敬佩。另外,灵恩派高度重视圣灵的神学定位,也催促福音派人士有机会更新更深地对圣灵的位格进行再认识。还有,灵恩运动也确实在世界各地掀起了“复兴”浪潮,在一些贫穷落后国家的宣教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来到教会。
到1960年代,灵恩运动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从前,福音派奋起抵制灵恩运动,但越来越多的福音派教会后来接受了五旬节运动暨灵恩运动,比如,说方言的经历已渐渐地被各个宗派所接纳,圣公会、路德宗、循道宗自不待言,甚至连最保守的长老会也紧随其后,于是,每个主流宗派之中,都有了“灵恩团契”。约1967年,美国天主教会也开始接受方言的灵,兴起天主教的“神恩复兴运动”。从此时起,福音派教会不仅不再“拒绝”灵恩运动,而且“包容”灵恩运动,甚至“热烈拥抱”灵恩运动。为什么呢?前述讲过,灵恩运动随着近代宣教运动的步伐极速走进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亚非拉这些第三世界国家的教会,灵恩运动吸引了许多人进教会,因为大家都想去求得属灵的恩赐所带来的“好处”,以为那是蒙福的主要渠道,这样,灵恩派教会人数暴涨,越来越红火,甚至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会员超过千人的巨型教会(megachurch),这些“成果”令福音派教会颇为羡慕。那些不温不火的福音派教会觉得灵恩派对教会如何增长确有一套方法,也好像确实是圣灵动工的结果,于是,福音派再也不加辨别,积极向灵恩派“取经”,跟着灵恩派依样画葫芦。
从1960年代起,有人称这个时段是“现代灵恩运动的第二波”。在第二波时,除了以神召会为代表的五旬节派教会仍然坚持“说方言为受灵洗的必要标志”之外,大多数的灵恩派教会都作了灵活的信仰调整,不再强逼会众说方言,而是强调以活泼的方式来敬拜,更注重祷告,也鼓励用方言祷告。许多福音派教会大力“引进”灵恩派的实践和信仰。在天主教中,教会鼓励会众更多地传福音,多读圣经。据天主教方面的报道说,各种“圣母显灵”的事件层出不穷。
第二波灵恩运动的主要推手共有四位。
第一位是南非出生的五旬节派牧师大卫·普莱西斯(David du Plessis)。此人积极参加“普世教会合一运动”(ecumenism),把灵恩运动逐渐变成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各宗派教会的一种合一运动,并借着灵恩的经历把不同宗派的人连接起来,因此有“五旬节先生”的绰号。普莱西斯曾分别于1954年和1961年担任过世界基督教协进会的工作人员,还受邀担任过“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五旬节派观察员。普莱西斯将他的自传命名为《圣灵吩咐我走》(The Spirit Bade Me Go),因为他相信上帝命令他将五旬节的信息传达给其他教派。
第二位是德莫斯·沙卡里安(Demos Shakarian)。此人是来自洛杉矶的亚美尼亚裔美国商人,第三代五旬节派教徒。他曾参加过西摩的聚会,有讲方言的经历,后来创立“国际全备福音商人团契”,并通过其各地分会和刊物《全备福音商人之声》来宣传“灵洗”经历。其会员多属中上阶级,灵恩派人士的形象也因此改变。他相信所谓的“全备福音”,认为新约中的所有超自然事件都应该按字面意思理解,也可能发生在今天。他特别相信神曾治愈了许多病人和受伤的人,包括有一次他自己的牛群患上了肺结核,也是神治愈了它们;他还相信,被圣灵充满的基督徒能直接收到来自神的异象和信息。
第三位是丹尼斯·贝内特(Dennis Bennett)。此人原是加州圣公会的牧师。1959年11月,他公开鼓吹说,他曾有过灵洗的经历。四个月后,他管辖的教区中共有8位牧师和近100位会友也声称得到了灵洗经历。贝内特后来被圣公会要求从教堂辞职,之后,他继续在华盛顿州西雅图的圣公会教堂宣教,直到1981年离开教区。在他带领下,灵恩运动在加州的公理会、路德会和长老会等大宗派中发展。
第四位是拉尔夫·基弗(Ralph Keifer)。此人是天主教的神学讲师。1967年,他在一个灵恩派祈祷会中,请求会众为他按手祷告,并立刻讲起方言来。天主教中的灵恩运动从此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迅速蔓延到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天主教师生当中。与此几乎同时,位于宾州匹兹堡的天主教私立大学圣神杜肯大学(Duquesne University of the Holy Spirit)的一些师生在参观新教灵恩派教会后受到启发,也开始在天主教会内部推广舌音祈祷,接受灵洗等概念。随后,灵恩运动蔓延至整个天主教。1975年,时任教皇保罗六世(Pope Paul VI)正式认可了神恩复兴运动。
却说正当第二波灵恩运动翻江倒海之际,又有一个人出来给这场运动火上加油,把该运动引向极端化、异端化。在此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教会遭遇“现代灵恩运动的第三波”,有人称之为“新灵恩运动”(Neo-Charismatic Movement)。这个人名叫约翰·温伯(John Richard Wimber,中文译名“温约翰”)。
1934年,温约翰出生于密苏里州柯克斯维尔(Kirksville),他本是一名才华横溢的现代流行音乐家和摇滚乐歌手。29岁时,他归信成为基督徒,同年就读于南加州的阿苏萨太平洋大学(Azusa Pacific University),主修圣经研究。毕业后,温约翰被任命为贵格会的牧师。他曾带领11个不同的圣经学习小组,成员超过500人。温约翰深信与末世论相关的“国度神学”(Kingdom theology),对行异能和医病的灵恩情有独钟。因为贵格会不同意温约翰对其会众的灵恩教导,约1973年,请温约翰离开了贵格会。之后,温约翰建立了“葡萄园基督徒团契”(Vineyard Christian Fellowship)。同年,另一名灵恩派布道家古利克森(Ken Gulliksen,中文译名“加力信”)也在南加州建立了颇具规模的团契。温加两人志同道合,开始寻求合作共赢,于是,他们以加力信的团契为主,将两个团契合并,组成了“葡萄园教会”,加力信同意由温约翰来领导这个新教会及“神迹奇事运动”。温约翰从此成为以宣扬“神迹奇事”为其主打招牌的“葡萄园运动”的当然领袖。
与其同辈和前辈不同,温约翰对灵恩运动有独特的见解和不同的实践方式。第一波的五旬节运动和第二波的灵恩运动,都仍然坚持“说方言这个属灵恩赐是圣灵充满的必要的证据”,但温约翰却认为,说方言虽然很好,但“这只不过是圣经所教导的信徒可以获得的众多属灵恩赐之一”,“行神迹奇事才是当代信徒最应该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灵恩”。他的这一“突破性”说法影响了许多人,也让他获得很多的支持者,不少重量级的好朋友也纷纷加入他的“神迹奇事运动”,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福乐神学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宣教学院教授彼得·瓦格纳(Peter Wagner,中文译名“韦拿”)和达拉斯神学院(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旧约圣经教授杰克·迪尔(Jack Deere,中文译名“狄积奇”)。实际上,将以葡萄园运动为起点的新灵恩运动命名为“第三波”,而把此前的五旬节运动和灵恩运动分别命名为“第一波”和“第二波”,也正是韦拿的发明创造,韦拿是温约翰最重要的同工。狄积奇则是受过正规神学训练的学者,精通多种古代文化和文字,因而当仁不让地担任了温约翰的神学顾问兼“第三波灵恩运动”神学思想的发言人。
总而言之,“新灵恩运动”、“第三波灵恩运动”、“葡萄园运动”,等等,这些个新名词儿都是指温韦狄这三人领导的“神迹奇事运动”。

没有评论:

Free counters!

总浏览次数 (since November 2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