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7日星期日

【教会史演义】第143节 教皇向东方教会扩展教权的失败

  就在尼哥拉成功地向德法两国教会扩张其教权的同时,他也没有放松对以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的东方教会进行扩张。但这次向东的扩张却以失败告终。
实际上,自8世纪下半叶拥有领土的教皇国在西方成立之始,东方教会在教义上、体制上和组织上等等方面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动。在9世纪初,东方的拜占庭帝国已经承认在西欧的法兰克帝国与自己享有同等的独立的政治国际地位,两国也都不干涉对方的内政。东西方教会虽然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权的施展方面两者仍然在互争雄雌,但是两者各有各的独立体系,两者已互不相属,可说是井水不犯河水。两者所不同的是,西方法兰克帝国的皇帝们和国王们当时尚无力量干预教皇的选举任命,但在东方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却时时凌驾于教会之上,可随意任命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及各教区的高级圣职人员。
为了不把看官们搞糊涂,也为了讲述上的统一,我们在此稍稍将东西方教会领袖的称谓澄清一下。西方教会元首即是原来的罗马大主教,或称教宗,我们在前面已随一般习俗称之为“教皇”;而东方教会首领即是原来的君士坦丁堡大主教,或称主教长,或称总主教,我们从现在起也随一般习俗统称之为“牧首”。
话说9世纪中叶,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名叫米海尔三世(Michael III),此人刚出生就被他的父皇立为共治皇帝,两岁时父皇驾崩,他便成了独一皇帝,可是大权旁落于他的母亲和几位大臣之手。米海尔长大后,依靠叔父巴尔达(Bardas)的支持,暗杀了敌对的掌权大臣,并将摄政的母亲放逐到修道院。但米海尔自己昏昧无能,整天吃喝玩乐,尤喜飙战车和喝豪酒,素有“醉徒”的恶称,而国家大权则继续旁落于巴尔达之手。
这幅古画上驾战车者是拜占庭帝国皇帝米海尔三世,此人昏昧无能,喜飙战车和喝豪酒,素有“醉徒”的恶称

巴尔达的为人也是行为放荡,声名狼藉,为此,时任君士坦丁堡牧首的伊格那丢(Ignatius)不许巴尔达领受圣礼,于是巴尔达怀恨在心。858年,巴尔达促米海尔下了一道谕旨,诬说伊格那丢联络皇帝的政敌蓄意谋反,逼他主动辞去牧首之职,若不然就下行政命令撤免其职。同时,巴尔达任命神学家傅丢斯(Photius)接任牧首。
傅丢斯才智超群,满腹经纶,是当时拜占庭帝国最有声望的希腊学派领袖,算得上是继4世纪时著名的神学家兼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屈梭多模以来在东方教会神学界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但是,傅丢斯此前在教会之中从未担任过任何圣职,是一位平信徒。虽然在东方教会中也有从平信徒一下子授职为主教的先例,但是傅丢斯在一个星期之内,从一位平信徒坐着直升飞机登上牧首宝座,此举却是史上罕见,而且也不符合教会所定条规,因而傅丢斯的任命立即招来各方面尤其是伊格那丢的支持者和大多数修道士的非议,他们甚至起来公开反对,不承认傅丢斯为新牧首。伊格那丢也不甘心情愿主动辞职。为此,859年,傅丢斯召开东方教会主教大会,再次以皇帝之命确认罢免伊格那丢,外加放逐荒蛮,永不叙用。
那位被罢免放逐的原牧首伊格那丢,知道自己是因得罪了巴尔达才饱受不白之冤,在东方教会他无法申诉,于是只好投书至教皇尼哥拉一世,请他出面调停,以期借尼哥拉的帮助得以官复原职。尼哥拉一世接信大喜,知道这是一次向东方教会扩张其教皇权威的大好契机。试想,如果这次教皇能够帮助伊格那丢成功夺回牧首之职,那么将来伊格那丢还不是涌泉报恩,拳拳服膺于教皇手下,哪里还怕东方教会不能臣服于教皇的统治呢?尼哥拉连忙修书一封致拜占庭帝国皇帝米海尔三世。因为当时在东方教会中“图像之争”正进入尾声,米海尔三世在神学思想上是支持“尊敬圣像”派的,在这一点上与西方教会的观点相接近。而尼哥拉一世的书信也写得很有技巧,既声明支持“尊敬圣像”,又顺带着提及伊格那丢被罢免之事,呼请米海尔三世对这项罢免再做三思。米海尔见信,觉得尼哥拉态度真诚,于是邀请尼哥拉派代表团来君士坦丁堡,其主要目的其实并不是要讨论伊格那丢被罢免的问题,而是请西方教会的代表到东方来阐明有关其“尊敬圣像”的神学思想,为米海尔所发布的有关“尊敬圣像”的政令来助一臂之力。
860年,尼哥拉派了两位代表来到君士坦丁堡,并让他们随身带来一封致傅丢斯的信。信中首先夸赞傅丢斯拥有正统的神学思想,然后笔锋一转,责备他牧首之职的仓促任命与教会之法规不合,并说两位代表将调查伊格那丢是否真的有聚众谋反的行为,如果没有,伊格那丢有权复职,傅丢斯则理当自动退职。
这封信把傅丢斯惹火了,他立刻将两位代表监视软禁起来,并进宫向米海尔三世禀报:“万岁,那伊格那丢贼心不死,妄想卷土重来,竟然暗中勾结西方教会来干涉我们的教权。那尼哥拉自视享有教会中的最高尊荣,但他超越权限,打着交流神学思想的幌子干预东方教会的内部事务,实际上也是在您宣示权威哪。若让他的阴谋得逞,不仅是我教会教权,就连我国国家主权也必危如累卵,受他人摆布,其险恶用心,万岁不得不防。”
米海尔三世听了这话,当然也极不乐意:“这个尼哥拉,朕当时邀请他派代表来,是想让他帮助我们宣扬尊敬圣像的正统思想,谁想到他会借机渗透我东方教会,还肆意干犯朕的皇权,简直是岂有此理。将朕的旨意传下去,将尼哥拉的代表打入囚牢侯讯。”
“万岁且慢。”傅丢斯此时却有了另一番主意。“万岁,俗话说得好:温言在口,大棒在手,故而致远。臣以为,与其将代表打入囚牢,不如好好地盛情款待他们,一边让他们好吃好喝,一边诱说他们为我们所用,岂不妙哉?”
米海尔三世点头同意。傅丢斯于是采用软硬兼施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成功地说反两位罗马代表支持他本人。861年,傅丢斯又一次在君士坦丁堡召集主教大会,并“邀请”罗马教会的两位代表以教皇的名义背书傅丢斯的牧首任命,重申对伊格那丢的罢免。 那两位代表回到罗马,把这个消息汇报给尼哥拉,尼哥拉没想到傅丢斯居然能策反他派去的代表,倒戈一击,他气得火冒三丈,把两位代表臭骂一顿。尼哥拉强按住自己的怒火,再派代表去君士坦丁堡见米海尔三世与傅丢斯,指责前面派去的代表歪曲了教皇的原意。但此行徒劳无功,已无法挽回这种尴尬的局面。
863年,尼哥拉针对此事,亲自在罗马主持一场主教大会,宣布861年的君士坦丁堡主教会议非法,并强行判定伊格那丢复职,罢免傅丢斯之牧首之职。
这项判决显然只能是虚张声势,因为教皇的裁判书在东方教会看来形若废纸一张,根本无效。反过来,此举却是加深了东方教会对罗马方面的仇恨。傅丢斯很快就出面谴责罗马方面的各种异端行为,比如在信经中随意加入信条,在礼拜六禁食,在大斋期喝牛奶,勉强圣职人员守独身,等等,基本上是将东方教会的一些教会礼仪和习俗为标准来判定西方教会的教理教义和行为举止。并且,在867年,傅丢斯采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手段,在君士坦丁堡召集会议,也判罗马教皇的罪案。
这样一来,东西方教会交恶日深。到11世纪中叶,双方完全割袍决裂,这是后话。
从另一方面来看,尼哥拉一世向东方教会扩展教权的企图也归于全然失败。

➕➕➕➕
欢迎关注和订阅我的Youtube频道以便收听。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fFLtqiKsnCa96vwTIdijBGfaZICcBhQ
本节的音频链接是:https://youtu.be/4rnxfQjyuvs
本节的博客链接是:https://usstamps.blogspot.com/2022/11/143.html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分解。

没有评论:

Free counters!

总浏览次数 (since November 2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