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4日星期日

【教会史演义】第27节 居普良﹕主教集权制的鼓吹者(四)

会议开始,六人帮便蠢蠢欲动,费里西西穆斯更是挽起袖子率先发言﹕“居普良在本教会危难之际,置大多数会众于不顾,临阵脱逃,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基本上可以跟那些叛教者划等号。打铁还需自身硬。居普良身为本教会的最高领袖,平日里说得好听,但其所作所为却形同叛教。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主教,我们要另选主教。”费氏说得吐沫横飞,听上去也是有理有据,引得一些会众大声附合。
面对六人帮的挑衅和抨击,居普良采取了非常冷静的态度,他沉着应对,显得特别的和颜悦色﹕“各位弟兄,这些日子以来,我带了些人退隐于沙漠之中,大家对此有许多看法,也让大家产生了许多的误解和失望。作为主教,我在大家最需要我的时候离开了迦太基,对此我向大家深表歉意。不过,我再一次声明,我之撤退完全是神的旨意,不是什么逃跑,更谈不上什么叛教,而是主动地避敌锋芒,以退为进,积蓄力量,待机反攻。居普良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为真理而死,死得其所,以身殉道,正是我最光荣之理想。但是,神有神的时间表,他没有令我在这次大迫害中就义,因他对我另有安排。我曾在异象中看到,将来终有这么一天,我必将慨然赴死。大家如果不信,可以拭目以待。”一席话,让会众稍稍安定了下来。
居普良接着说﹕“我身在沙漠,却心系教会,常派代表来安抚大家,也常对教会的工作做出及时的指示。但是......”这时,居普良突然面含愠色,一指费氏﹕“有人趁我不在之际,却任命此人担任执事之职。可是,此人不好好地为教会工作,却纠集一些平素对我不满之人,形成一个六人小团体,他们互相勾结,沆瀣一气,在教会中逆行倒施。现在又借机争主教大权,正是狼子野心。大家要认清他们的真面目,不要被他们的谎言所迷惑;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我倒要看看谁人胆敢胡来﹖”
话音刚落,凯西流斯长老站了出来﹕“亲爱的弟兄们,居普良只要在世一天,他就仍是我们迦太基教会的主教,他的权柄本是神授。大家要认清形势,居普良主教襟怀坦白,其为人行事光明磊落,这是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居普良平日里毕竟是对会众极为慷慨友善,跟大家相处也非常融洽,凯西流斯说的都是事实,所以大多数会众仍然拥护他继续担任主教。
费氏等六人一看形势开始对他们不利了,便悻悻然退出会场。但是,以诺瓦图斯和费里西西穆斯两人为首的六人帮并未善罢甘休。过了几日,他们将一个叫佛图那图斯(Fortunatus)的人拥立为主教,拉了一些不明真相的会众在迦太基城另立教会,并声称居普良领导的教会是伪教会。
面对六人帮的分裂威胁,居普良不再客气,他邀请了在北非地区的其他大公教会的主教共计十人到迦太基召开主教级别的会议。北非主教会议一致通过决议,不承认六人帮成立的教会,只承认居普良领导的教会,并宣布永远开除六人帮的教籍,他们永远也不能被大公教会重新接纳。六人帮另立教会的行动计划在北非流产,他们成了大公教会会众们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最后只好决定离开北非地区。他们听说在首都罗马也有人跟大公教会势不两立,也正在另立教会,于是这六人便灰溜溜地赶往罗马,找他们的同志同流合污去了。在罗马,果然也有分裂教会的大举动,我们暂且不表,待后面再述。
且说居普良解决了六人帮的问题。接下来,他要处理一件颇为棘手的事情,就是如何处理那些因受了威胁而一时软弱﹑被迫向罗马诸神献祭焚香的会众。这些人被那些坚持信仰的人斥为“叛教者”﹑“变节者”﹑“投机者”,因为他们“在逼迫期间拒绝承认耶稣为主,在政府的审判官面前不愿追随圣灵的引导”,其行为是犯了“死罪”,这些人已被开除出教会。但是大迫害过后,他们又嚎啕大哭,发誓忏悔,表示要痛改前非,哭着叫着请求教会重新接受他们。
当时,大多数教会领袖都认为不仅不应重新接纳这些“被污染的灵魂”,而且应当严厉惩戒叛道之人。居普良长考多日,决定还是要宽大处理这些因“不慎”而叛教之人,允许他们在履行了严格的“补赎”条件之后归回教会。这些人要当着主教和会众面前认罪,要“祷告禁食,悲伤懊悔哭泣,向你们的主神哀呼﹔在长老脚前屈身,向亲近神的人屈膝”,这样,主教可以宣布赦免他们。居普良的补赎论,在当时就引起了不少争执,甚至当时的罗马主教也不完全赞同居普良,不过,这种做法后来倒是成了天主教“补赎”教义和教例之参照。
除了补赎论之外,居普良还提出了自己的“圣餐论”。
所谓“圣餐”,是起源于新约圣经中的记载,说的是在耶稣基督在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前一个晚上,曾与他的十二门徒共进逾越节晚餐。在进晚餐时,耶稣曾拿起无酵饼来,擘开分给门徒们,说:“你们拿来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盛着葡萄汁的杯,对门徒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这段记载,就是基督徒们常说的“主的晚餐”。后代教会都有“圣餐”礼,就是来源于此。使徒保罗后来教导说﹕“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所以大体而言,领圣餐是纪念耶稣,纪念神人立新约的凭据,象征着领受耶稣赐给门徒们的生命,因为《约翰福音》上也记载耶稣说过﹕“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
但是,在历史上的各地各派教会,对领圣餐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比如,伊格那丢认为﹕“(圣餐)是长生不死之药,叫我们领受了可得不死,而且永远活着。”而居普良加以发挥,认为圣餐是对神献祭,是十字架上的献祭,而基督教的牧者(牧师﹑长老﹑神父)是祭司,这些献祭应由牧者来进行,他把牧者和一般信众区分了开来。他“将基督教的牧者和旧约的祭司以及基督教的圣餐和旧约的献祭做了一个巧妙的联合”。这种说法,历来引起极大的争议,跟圣经的教导也不相附。圣经明明地教导说,所有的信徒都是圣洁的祭司,使徒彼得就说过,基督徒是“被拣选的族类,有君尊的祭司,圣洁的国度,属神的子民”。怎么能单单说,只有牧者才是祭司呢﹖
不过,居普良并没有欺骗会众,不久之后他真的是慷慨赴死,为道捐躯。
公元253年,那位罗马贵族出身的瓦勒良做了罗马皇帝,他继承了德西乌斯对基督教会的迫害政策,而且变本加厉。到了256年,大迫害在北非蔓延开来。迦太基的罗马总督帕特诺(Aspasius Paternus)将居普良捕捉,勒令他领头向罗马诸神献祭,居普良昂首傲然,一口拒绝。帕特诺无法,先是将居普良发配至荒蛮之地库鲁比斯(Curubis),就是现在突尼斯的阔耳巴(Korba)地区。第二年,罗马派了新总督马克西姆(Galerius Maximus)到北非上任,马克西姆将居普良调回迦太基,软禁在原属居普良自家的豪宅中。
258年9月13日,马克西姆派军兵将居普良押往刑场,处以斩首。行刑前,居普良这位迦太基学派的一代大神学家兼大思想家,只说了一句话﹕“我将感恩献于神﹗”
后来,迦太基教会的会众将居普良的遗体埋在刑场的附近,在此之后的数百年间,该处有多座基督教堂建起,这些教堂又被汪达尔人数次摧毁。据说,到了八世纪,查理曼大帝将居普良的遗骸移往法国,现在法国境内有多个地方都声称拥有这位烈士的遗骸,其真真假假已经无人知道了。不过,哲人其萎,何需留骨﹖壮士有贤,何需缅怀﹖人的一生,哪些东西是短暂的,哪些东西是永恒的,慧思慧觉的看官们,不说你也会明白。


➕➕➕➕
欢迎订阅"西雅圖陳彤"Youtube频道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fFLtqiKsnCa96vwTIdijBGfaZICcBhQ
“教会史演义”是我从2012年6月起开始构思写作的一个博文系列。
发表在我的微信公众号(tongchenseattle)内。大家可以去阅读。
研究历史和写作博文纯粹是我个人的业余爱好。为写“教会史演义”,我从本地多家图书馆内搜寻并借阅了巨量的相关资料。需要说明的是,既然我写的是“演义”,基本上就是“历史小说”,不是信史,没有进行非常严格的史学考证,只是演义,仅此而已。里面有不少演绎的部分,主要目的是寓教于乐。希望研究信史的读者,可以在坊间找到很多正规出版的教会史书籍。
这个博文系列按历史年代划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创始期到古典期”,第二部分是“中世纪”,第三部分是“宗教改革时期”,第四部分是“近现代”。目前,前三部分已经草成。接下来要写的是“近现代”,可能还要再花上好几年时间才能把这第四部分草完。敬请关注订阅收听。谢谢您的关心和鼓励。愿神继续祝福您!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分解。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节的音频链接是:https://youtu.be/j4CGD0LSERg
本节的博客链接是:https://usstamps.blogspot.com/2022/08/27.html
欢迎在Youtube上订阅收听。谢谢!


没有评论:

Free counters!

总浏览次数 (since November 2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