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4日星期四

【教会史演义】第140节 双重预定论之争

第二次教理之争,称为“双重预定论之争”,是由一位叫戈特沙克(Gottschalk)的修道士所引起的。
戈特沙克出生于德国的萨克森地区,他的父母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把他献给黑森地区的弗尔达(Fulda)修道院作修道士,所以,戈特沙克从小就一直接受着修道士的训练。约822年,大神学家毛如斯任弗尔达修道院院长,戈特沙克当时约在十四、五岁左右。
虽然戈特沙克禀承父母的意志在修道院长大,但是年轻好动的戈特沙克的心头却萌动着青春期的反叛情绪,他无法忍受修道院那青灯黄卷般的孤寂生活,于是向新任院长毛如斯提出还俗的迫切申请。毛如斯接到请辞申请后极为生气,因为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居然不领修道院的多年培育之情,自己才刚当院长几天,他就给出难题想申请开溜。修道院院规森严,难道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吗?毛如斯大笔一挥,批示不准,并命令修院长老们对戈特沙克特意严加管束。
戈特沙克的胳膊当然拧不过毛如斯的大腿,毛如斯不批,他就不能还俗,如果私自出离,任何人把他抓住后都可以把他遣送回来,而且都会受极可怕的惩处。戈特沙克不死心,又跟毛如斯力争多年,仍然不得批准。戈特沙克虽然对毛如斯怀怨在心,但他也无计可施,只能悲叹自己无权选择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命运似乎只能操纵在父母这个家庭权威和修院这个组织权威之下。无奈乎,戈特沙克只有硬着头皮继续在修院撑下去。既然不能离开修院,长老们又眼睛睁得老大地盯住自己,戈特沙克索性放下还俗的指望,一门心思地刻苦专攻学业来。
829年,戈特沙克跟着毛如斯赴德国地区的美因茨参加主教会议,趁机向会议提出申诉,说毛如斯一直在借着各种机会整他压迫他,他要寻求大家支持他离开弗尔达修道院。戈特沙克的陈词得到不少人的同情,毛如斯在这种压力之下,只得被迫答应让戈特沙克离开。从此,戈特沙克与毛如斯的私人关系恶化成水火不能相容的地步。
戈特沙克得到自由以后,决定不再回德国,他首先前往法国的科尔比修道院,在那里遇见了前面介绍过的反对“圣餐化质说”的神学家拉特兰努,两人结为好友。随后,戈特沙克又投奔隶属苏瓦松教区的奥尔拜(Orbais)修道院定居下来,在这里,他对奥古斯丁的神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潜心研习。
奥古斯丁的神学体系非常庞大复杂,其中有讲到一种“预定论”,就是说上帝施恩于他所拣选的人,这在上帝的救赎计划中早已预定好的,神预定他所要的,有“受永刑者”和“得永生者”两种人,每一种人的数目神都预定好了。奥古斯丁还特别写了一本叫《论圣徒预定》的书宣告自己的“预定论”思想。
当戈特沙克读到奥古斯丁的“预定论”时,他联想到自己被别人操纵的身世和遭遇,似乎感到自己的命运也已是天生预定的,不由激动得热泪盈眶,对“预定论”的观点感同身受,大表赞赏,于是开始大力提倡一种“双重预定论”(two-fold predestination):上帝预定人得生,也预定人受死。也就是说,上帝有自己的预定计划,在计划中,他预定某些人可以得救,也预定某些人必定灭亡。为宣传此说,戈特沙克又是写书,又是演讲,在德国和法国都赢得一些好评和支持者。
但是,不知道是出于神学观点上的分歧,还是出于私人关系的交恶,毛如斯坚决反对戈特沙克的“双重预定论”,并数次试图在几次主教会议上定戈特沙克宣讲异端的罪名。
840年,戈特沙克离开法国前往意大利讲学,他在那里一呆就是八年,得到更多的支持者,结交了许多教会和修道院的领袖人物。848年,毛如斯当选德国美因茨教区大主教,他借着自己大主教的声望和权势,写了两封书信给意大利教会和修道院,以极其激烈的言词攻击戈特沙克及其学说,并敦请意大利教会方面驱逐戈特沙克,并命令戈特沙克返回德国接受教会的信仰调查。
意大利教会界的朋友们虽然心里欢迎戈特沙克继续留下,但鉴于维护意大利和德国教会间的良好关系,加之戈特沙克在名义上仍属于德国教会,于是只能客气地请戈特沙克离开意大利,并建议他返回德国接受德国教会的审查。
戈特沙克一边写信给所有的教会朋友为自己的“双重预定论”申辩,一边动身返回德国,以示自己不怕德国教会当局的审查。
848年10月,在德国召开了一次美因茨教区主教会议,大会由大主教毛如斯主持。戈特沙克来到大会,向大会递交了一份申辩书,先做了自己的信仰表白,然后竭力反驳毛如斯加在他身上的一切罪状。毛如斯大斥戈特沙克狡辩,大行其大主教的权威,最终给戈特沙克安上了异端的罪名,还命手下殴打戈特沙克,并逼他发誓在有生之年不再跨进德国境内半步。之后,会议决议将戈特沙克的书信全部焚烧,将戈特沙克本人押解离开德国,将他送往“双重预定论”的起源地法国奥尔拜修道院,交给毛如斯的同级好友、法国的兰斯大主教辛克马尔处置。
辛克马尔多次劝导戈特沙克放弃他的“双重预定论”,写悔罪书向毛如斯忏悔,请求毛如斯的谅解和赦免。可是,受到迫害和羞辱的戈特沙克就是不肯低头,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断写信给德国和法国的教界领袖,还有意大利的教皇,甚至是法国的法兰克皇帝秃头查理,要求他们出面为自己平反昭雪。他的呼求得到神学家拉特兰努等人的响应。但是他们都比不过当时西欧的三大神学家那样的声望和权势,三大神学家中,爱留根纳置身于争论之外,不想加入这场争论风波,另二位呢,毛如斯是掌管德国教区的大主教,辛克马尔是掌管法国教区的大主教,这两人联起手来痛打戈特沙克,戈特沙克想平反,想咸鱼翻身,真是比登天还难。
但是,戈特沙克就是顽固不化,坚持己见,辛克马尔眼见他死不改悔,不肯妥协,也是极为光火,下令对戈特沙克施以鞭打,并将他关进奥特维莱尔(Hautvillers)修道院囚禁。
一直到了约863年,在意大利的教皇尼哥拉一世(Nicholas I)出面干预,召辛克马尔到法国东北部洛林地区的梅斯(Metz) 开会,意图解决戈特沙克的问题和关于“双重预定论”的争论。但辛克马尔根本没来参加会议,只是敷衍说,戈特沙克可以去梅斯向教皇申辩。不过,在囚禁中的戈特沙克此时已经身染重疴,无法成行,失去了一次可能翻身的机会。
戈特沙克真的是病重了。辛克马尔告诉他,除非他公开认错悔罪,不然,他死了享受不到应有的圣礼,也不得埋入教会的墓地。但戈特沙克仍然不屈不挠,死战到底。约866年10月,戈特沙克在法国去世。这场“双重预定论”的争论也因而不了了之。
其实,“双重预定论”后来一直是神学家们所争论的话题。直至16世纪,法国伟大的宗教改革家兼大神学家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才又将“双重预定论”加以发展和阐明,形成现今一些基督教新教宗派所赞同的“救赎预定论”。这些当然都是后话了,等后面讲到加尔文时我们还会提到。
修道士戈特沙克所引起“双重预定论”之争


➕➕➕➕
欢迎关注和订阅我的Youtube频道以便收听。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fFLtqiKsnCa96vwTIdijBGfaZICcBhQ
本节的音频链接是:https://youtu.be/1RNlnMZGyNA
本节的博客链接是:https://usstamps.blogspot.com/2022/11/140.html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分解。

没有评论:

Free counters!

总浏览次数 (since November 2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