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3日星期五

【教会史演义】第220节 马丁路德:一点灵犀,让他彻悟“因信称义”的真理

  路德一直以为罗马城乃是圣洁的中心。他和同行的其他派别的修道院的修士从维滕堡出发,南行越过阿尔卑斯山。刚下到意大利境内不久,他就发现了惊人的丑事。在波河(Po River)边,招待这些穷修士的本尼狄克派修道院的富丽堂皇着实让路德等人吃惊不小。只见这里的修士们个个衣着华贵,饮食精致。
正当路德大惑不解之时,修道院又端出满桌的肉食招待他们。路德不禁发出疑问:“圣洁的教皇陛下和圣洁的教会,难道不是禁食这些东西么?”
听了这话,本尼狄克派的修士们大为不满:“嗨,你这个未开化的德国佬,我们好心好意地拿公款招待你,你居然不识抬举,还胆敢责备我们?你是脑子进水,有病吧?”
“你们吃的穿的住的,难道不是教会民众的奉献?你们这样大吃大喝,挥霍浪费,难道不是吸取民脂民膏?我要到圣洁的教皇陛下那里控告你们。”路德越说越激动。
本尼狄克派的修士们心里生恶,准备好好修理路德,将之灭口。幸好一个当地修院的看门人暗中警告路德,他们这才匆匆离开那里,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在意大利炎热的天气之下,路德长途旅行,终于到达罗马这座七山之城。当他刚刚瞥见罗马这座“永恒之城”时,他的心里欢呼雀跃,甚至双膝跪下,高声礼赞:“圣罗马,我要向你致敬!”
可是,在接下来的日子,路德却对罗马完全失望了。因为教廷的腐化堕落跟波河边那座本尼狄克派修道院根本没有两样。当他将本尼狄克派修道院的情况向教廷有关部门汇报的时候,那些教廷的官员个个趾高气扬,连正眼都不瞧这个来自德国的“乡巴佬”,还嘲笑路德对那些不足为奇的事情大惊小怪。
路德心灰意冷、大失所望地离别罗马返回了维滕堡。从此,他的心中一直充满了忧愁和忿怒,他开始嫌恶罗马这座所谓的教皇之城,所谓的圣洁之城。他不再崇敬罗马,而是转眼仰望圣经和神所应许的新生命。
1512年,路德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成为维滕堡大学的教授。作为教授,路德要教书育人;作为奥古斯丁修会修士,路德还要监督好几家会内修院及其修院的产业;作为神甫,路德要在维滕堡教堂里面主持圣礼,调解教民间的纠纷。总之,他忙得不可开交。可是,路德的内心却仍然觉得非常的空虚和困惑,因为他所见所闻都是教廷及其体制下的教会打着神的旗号做着敌对神的事情。
当时的教会机构在西欧各领地拥有绝对的超然权力。除了向教民强制性地征收固定的十一税之外,还常常加征各种名目繁多的税款。不仅如此,从罗马教廷到下属各地的教会都出售所谓的“赎罪券”,买卖教会中的圣职,在一些地区的修道院甚至向修道士出售“姘妇许可证”。教廷及其治下的教会和修院就是借着这些手段疯狂敛财,道德沦丧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尤其是贩卖“赎罪券”这一项,它是罗马教廷最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
“赎罪券”是个什么玩艺儿呢?有什么功用呢?其实,我们以前介绍过“赎罪券”。在此稍稍复习一下吧。这要从天主教的一个信条说起。天主教认为,在人世和天堂之间得有一个中间站,在信徒死后,其灵魂可以有一个反省的地方,这个地方就叫“炼狱”。所谓“炼狱”,其拉丁文是purgatory,意思是“洗涤”。在古教父时代和古典时代,特土良、奥古斯丁、大贵钩利等大神学家都认为“炼狱”是真实存在的。到了13世纪,经院主义神学家阿奎那更加极力渲染“炼狱”的说法,使之成为当时教会的信条。教廷信誓旦旦地说,这个信条有圣经根据,误导教民说“炼狱”的存在也是真理。其实,这个信条至今仍为天主教教会所禀持着。
天主教有了这个教条,于是加以利用,借这个教条弄出了一个生财之道,那就是发行“赎罪券”。他们大行愚民政策,教导教民说,耶稣和使徒们那里有多余的功德,教皇和教会有赦罪的权柄,有权利把这些多余的功德释放给其他的信徒,为他们代赎那些非永恒的罪罚。你们如果花钱赎买“赎罪券”,死了之后,就可以减少呆在“炼狱”中的时间,早一点进入天堂。那时,还有一句流行的俗语这样说:“银币叮当落箱底,灵魂雀跃出炼狱”。
实际上,“赎罪券”就是教廷发行的“得救永生保单”。教廷声称,如果你为自己买了赎罪券,你的罪就可以被赦免,教皇和教会保证你死后可以早一点得救升天堂;如果你为你死去的亲人买了赎罪券,教皇和教会保证他们也可以早一点得救升天堂。买的越多,得救升天就越快。
难道教民都是傻冒,能被这种说教忽悠了?教廷当然可以愚弄他们,向教民们灌输的教理确实能把绝大多数的教民整傻。因为中世纪时,教廷垄断人民的信仰,当时所有教会使用的圣经是拉丁文版的,没有几个老百姓能读懂。教民也大多都是文盲,受教育不多,只能听凭教会洗脑。就算是有点文化的能读懂拉丁文的人,你也不敢把你个人的理解和想法说出来,因为教廷也垄断着圣经经文的解释权。
难道有了钱,购买了“赎罪券”,人就可以得到神的救恩?神的义是可以用金钱买来的吗?路德于1513至1516年间开始在维大讲授《诗篇》、《罗马书》、《加拉太书》等圣经书卷,同时苦苦地思考着他心中的这些由来已久、悬而未决的问题。当时的路德已经饱读圣经,他一切以神的要求来行事为人,并极力行善。同时,他也深研诸如奥坎等后期经院哲学名家之作。但他却仍然不能确信自己能被神拯救。
有一天,他在维滕堡大学修道院塔楼的书房中研读《罗马书》。当他祈祷已毕,睁开双眼,打开书卷,正想阅读。忽然,一道光亮从塔楼的天窗上直射下来,正好照在他刚打开的圣经的一页上,一行经文从书中跃然地闪亮而出:“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这是《罗马书》第1章第17节的经文。
这段经文,路德已经不知道读过多少遍。但是,直到此时此刻,经文的意义才让他灵犀顿开,醍醐灌顶,他多年的困惑一下子被解开了,圣灵的启示终于让他认识到什么才是“神的义”。路德继续查考《罗马书》,到了第3章他又读到两段经文“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所以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这些都是他读多无数遍的经文,与第1章遥相呼应,前后贯通。路德非常兴奋,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不分昼夜地查考圣经的其他部分,又读到《加拉太书》第2章第16节也清清楚楚地写着:“既知道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连我们也信了基督耶稣,使我们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至此,路德的心里完完全全地豁然开朗,他终于“重新发现”并“完全明白”了“因信称义”的真义。
苏格兰画家约瑟夫·诺埃尔·佩顿于1861年的作品,描述的是马丁路德从圣经中发现了“因信称义”的真理

路德自己后来有如此的回忆:“我极其盼望能理解保罗的《罗马书》,一切都很顺利,唯一不能解决的就是‘神的义’这个用语。我一直以为它是指神大公无私,凡行不义者他必惩罚的意思。我虽是一位无可指责的修道士,但在神面前我仍是良心不安的罪人,我也不知道我的善行能否平息他的怒气。因此我不爱这位公义而震怒的神,相反地我恨恶他,并向他发怨言。但我还是紧抓住保罗的话,誓要弄清楚他的意思。我日以继夜地思索‘神的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到正是靠着‘神的义’,神通过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时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从前‘神的义’令我闻而生厌,现在它使我在更大的爱中有说不出的甜蜜。保罗这段话使我进入天堂之门。如果你真相信基督是你的救主,你就立刻有了一位恩典的神,因为信心带领你进入并打开神的心思意念,你就能看见完全的恩典和丰富的爱。在信心里看神,你就看见他为父、为友的心肠,其中没有愤怒,全是恩典。那看神是愤怒的,没有正确地看见神,而只是看见一层帘子,好比有一层乌云遮住了他的脸”。
“靠着神的义,神通过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这是路德神学观最主要的基石。路德以后对罗马天主教的造反言行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包括对“赎罪券”的否定,对教皇教会享有赦罪权柄的否定,对教会繁文缛节和礼仪教规的否定。这些都是由此而发。路德称这次经历为“塔上经验”,是他真正的人生转折点。从此以后,路德的内心已经开始与罗马天主教割席断交了。
“因信称义”这个领悟对路德来说,已经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的解决,而且是具有更重要更深层次的个人意义,在他那原本黑暗的属灵境况里面,终于出现了一道大大的亮光。虽然他后来仍然会经历属灵的黑暗时期,他仍会陷入一种怀疑神的恩典和慈爱的光景,但当那种情况再度出现的时候,圣经就成为他的帮助,成为他信仰的磐石,因为他在中间看见神饱含恩典的义,而不再是一位只会震怒的神。那条捆绑他三十多年的枷锁一下子被解开了。

➕➕➕➕

我的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tongchenseattle
教会史演义全目录https://usstamps.blogspot.com/p/blog-page_12.html
本节的音频链接https://youtu.be/gnULxM7GYxE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分解。

没有评论:

Free counters!

总浏览次数 (since November 2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