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9日星期一

【教会史演义】第192节 教廷回归梵蒂冈之后的大分裂,三教皇并立的滑稽剧

却说教廷在亚维农偏安之时,原已崩溃混乱的意大利地区更加动荡,教皇国在意大利地区的原有利益被当地的军阀和党派哄抢瓜分,尤其是在罗马一地,情势最是狼藉混乱,几近不可收拾。为了平息意大利地区的纷乱,重新掌控该地局势,1353年,身在亚维农教廷的教皇英诺森六世派遣西班牙籍红衣主教阿波诺兹(Egidio Albornoz)作为教皇钦使赶赴意大利,以期收回原属教皇国的土地和财产,恢复教皇国在意大利的权威。
阿波诺兹颇具军事和政治才能,他凭借一些雇佣军和高超的政治手腕,渐渐将意大利暨罗马一带的军阀强豪招降纳叛,经过几年的血腥征伐,除了博洛尼亚(Bologna)一地以外,教皇国原先的领地都被悉数收复。
1362年,教皇英诺森六世驾崩,乌尔班五世(Pope Urban V)当选为新教皇。当时,法国因卷入与英国之间的“百年战争”而难以自拔,国力锐减不说,大批的法国统帅将军都被英军俘获,就连法国国王约翰二世(John II)也为英军俘获,法国对教廷的控制不得不有所放松,又有许多要求教廷重返罗马的强烈呼声,况且阿波诺兹已经收复了教皇国的大部分领地,乌尔班五世审时度势,觉得此时正是可以回到“永存之城”罗马的大好良机。1365年5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Charles IV)来到亚维农觐见乌尔班五世,要求教廷支持他确认帝国在高卢的亚尔勒地区的主权,作为交换,查理四世答应拥护乌尔班五世重返罗马。不久,教廷派出一名大主教加冕查理四世为“亚尔勒王”,查理四世投桃报李,随后发表声明,支持教廷回归罗马。
1367年9月,乌尔班五世带着一帮红衣主教们风尘仆仆地回到了意大利,这时他才得知他本可以依赖的股肱重臣阿波诺兹已于上月去世。乌尔班五世下令将阿波诺兹好生安葬,自己于10月16日进入罗马城。这是六十多年以来,罗马教皇第一次踏回自己的领地,他受到圣职界和罗马民众的热烈欢迎。
1368年,查理四世带着皇后伊丽莎白(Elizabeth)来到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觐见乌尔班五世,乌尔班五世乐得慷慨大方,他为伊丽莎白祝福,亲自将皇后的冠冕戴在她的头上。除此之外,塞浦路斯国王彼得一世(Peter I)和那不勒斯女王乔万娜一世(Joanna I)先后向教廷朝贡。还有,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打得焦头烂额的拜占庭皇帝约翰五世(John V Palaiologos)也跑到意大利来求援。约翰五世不顾拜占庭东正教会的强烈反对,表示承认罗马教会的宗主权以换取罗马教廷的支持。种种迹象似乎表明,在教廷回归罗马之后,形势一片超好。乌尔班五世误以为,他带着教廷枢机院迁回到了故都罗马,一举洗刷了教廷被掳的奇耻大辱,实现了教皇国的伟大复兴,从此他可以锐意改革教会,重拾“万国归宗教皇国”的昔日威风。
遗憾的是,乌尔班打错了算盘。没有多久,意大利地区那些曾被阿波诺兹镇压降服的军阀们再次起而暴乱,直接威胁到势单力薄的罗马梵蒂冈。曾经信誓旦旦地拥护乌尔班五世回归故都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深受痛风病之苦,而且陷入自己国内的政治斗争之中,已经无暇顾及教皇国的安危。加之,教廷枢机院的红衣主教们绝大多数是法国人,他们整天吵着闹着要回法国,继续在亚维农过舒坦惬意的日子。乌尔班心灰意冷,1370年9月5日,他带着红衣主教们垂头丧气登上轮船,于9月24日又回到了亚维农。教廷回归罗马的美梦只做了不到三年,就已经被残酷的现实打得粉碎。回到亚维农之后只数日,意志消沉的乌尔班便一病不起,终于在12月19日驾崩归天。
接下来做教皇的是贵钩利十一世(Pope Gregory XI)。前任教皇将教廷回归罗马的尝试虽然失败,但许多忠于教廷的圣职界人士仍然继续敦促新任教皇继续回归的努力,其中尤其是以谢拿的凯瑟琳(Catherine of Siena)的呼声最为强烈。凯瑟琳是道明会的修女,出生在佛罗伦萨以南的一个城市谢拿。此女德圣心诚,热爱教会,在当时已有名声。她以上帝之名呼吁意大利各城国之间建立和平,并敦促贵钩利十一世完成教廷回归罗马的未竞事业。经过几多挣扎,贵钩利十一世终于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在1376年9月13日,宣告将教廷正式迁回罗马梵蒂冈,1377年1月27日,贵钩利十一世亲身回到梵蒂冈,标志着亚维农教廷的终结。奇怪的是,只过了一年多,1378年3月27日,贵钩利十一世驾崩。
1377年1月27日,贵钩利十一世亲身回到梵蒂冈,标志着亚维农教廷的终结

这时,教廷枢机院红衣主教都在罗马,他们大多是法国人,本来就不愿意跟着来罗马,贵钩利十一世的猝死,让他们再次动起返回亚维农的念头。但是,罗马城贵族和教民群情激愤,要求新选意大利人做教皇,不然罗马人坚决不答应。迫于情势,1378年4月8日,枢机院只好选出一位意大利主教为新教皇,是为乌尔班六世(Pope Urban VI)。谁料到,乌尔班六世志大才疏,治事无方,立意要将法国人全部排除在教廷之外,还要进行教廷内部的改革,以迅速清除法国势力,这种过激行动让法国籍的红衣主教们如坐针毡,怒不可遏。同年9月20日,红衣主教们在意大利的另一个城市丰迪(Fondi)聚议,倡言四个多月前选举乌尔班六世为教皇实属迫于罗马民众要挟的无奈之举,所以他们不承认乌尔班六世为教皇,而是选举日内瓦籍红衣主教若伯特(Robert of Geneva)为新教皇,号称革利免七世(Clement VII)。又过数月,革利免七世带着大多的法国籍红衣主教拂袖而去,离开意大利,又回到亚维农“重建”了另一个教廷。如此一来,在1378年的同一时段,欧洲出现了两个教廷,两个教皇,一个在罗马梵蒂冈,另一个在法国亚维农。两个教皇自认正宗,誓不两立,互相否认,互相开除对方教籍,从此开启了罗马教会长达近四十年的“大分裂期”。
在这个大分裂期,教皇间的权力斗争成为欧洲大国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教会的内部事务演变成国际政治危机,各国随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分别选择支持两个敌对教皇中的一个。比如,承认罗马教皇的国家地区有: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德国的大部分、斯堪的纳维亚、英格兰、爱尔兰、葡萄牙等;承认亚维农教皇的国家地区有:法国、西班牙、苏格兰、那不勒斯、西西里、德国的几个区等。两派势均力敌,旗鼓相当。两边教皇又各自滥用其权,各有内政官和收税官,教廷开支数倍于前,教廷的尊严和权威断丧无遗,教皇被彻底地拉下了神坛。
两个教廷争夺大位互不相让的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解决?当时,巴黎大学一些颇有影响的学者主张,双方教皇都应该退位,由宗教会议或者选举团重新选举新教皇。这些学者都是主张以召开大公会议来解决一切教会问题的“大公会议主义者”(conciliarists),在他们的影响和鼓动之下,1409年,两个红衣主教选举团在意大利比萨召开全体宗教会议,经过15次会商,最终在6月5日,会议宣布,分别罢黜时在罗马教廷的教皇贵钩利十二世(Gregory XII)和时在亚维农教廷的教皇本尼狄克十三世(Benedict XIII),另选出新教皇亚历山大五世(Antipope Pope Alexander V)。但是,两个被废的教皇却拒不退位,这样,一下子有三个教皇并存于世,历史上演了一出三个教皇互相斗法的滑稽剧。
闹剧愈演愈烈,简直无法收场,“三个教廷三分教会”的局面至少延续了四年多,教会各阶层人士,尤其是“大公会议主义者”强烈要求这种尴尬的情况必须尽快地结束。于是,从1414年11月16日开始,在德国西南角的康斯坦茨(Constance)召开了一系列的大公会议,史称“康斯坦茨大公会议”(Council of Constance)。会议认为,宗教会议的权威高于任何教皇,有最高的权柄来结束教廷的大分裂。1417年,会议选举出教皇马丁五世(Pope Martin V),其他三位教皇一起被罢黜。虽然,一般认为在1417年时,教廷的大分裂局面因康斯坦茨大公会议的决议已经结束,但是,在会议之后,在那三位对抗教皇中,有两位不再坚持教皇的称号,但时任亚维农教皇的本尼狄克十三世(Antipope Benedict XIII)仍然负隅顽抗,不肯认栽,他拒绝接受康斯坦茨大公会议决议。实际上,亚维农教廷一直做着垂死挣扎,一直支撑到1429年才最终选择放弃。


➕➕➕➕

本节的音频链接:https://youtu.be/hxoTcfAD1hI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分解。

没有评论:

Free counters!

总浏览次数 (since November 2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