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2日星期二

【教会史演义】第137节 查理曼帝国的崩溃

基督教在西欧得以推广并扎根,查理曼可算是劳苦功高,他在扩张法兰克帝国疆域的同时,让基督教在新征服的土地上畅行无阻。教皇利欧三世加冕查理曼为罗马人的皇帝“奥古斯都”,标志着一个新的政治中心在欧洲再次崛起,也标志着以罗马教会为首的西方教会更倾向于以欧洲意识为主导。
在查理曼统治时期,教会的组织管理制度也得以发展。
一般说来,罗马人的政治制度是以城市为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都依靠那座城市,行政上的城市官员也兼管着周边的农村地区。6世纪之前,西方教会的管理制度基本上也采用这种城市管理农村的方法,乡村地区教会一般都没有“乡村主教”,而是隶属于城市教会的“城市主教”及其委任的神甫。“乡村主教”这种圣职及管理方式只有在东方教会才存在。但到了6世纪之后,西方教会这种以城市为中心的管理制度有了慢慢的改变,牧区制度开始在法国实行开来。因为法国地区乡村教会都由大封建主来创建的,于是乡村教会中圣职人员的任命都不得不听这些有权有势的大封建主,城市主教制在法国的乡村教会根本无法施行。有鉴于此,查理曼就主张实行牧区制,把法兰克帝国内的广大乡村划分为牧区,各有牧区主教领导,主教可以任命乡村神甫,并定期巡视所辖牧区,施行惩治管理,这样一来,大封建主在乡村教会中的权势得以制衡。
除此以外,查理曼还大力恢复废置已久的省主教制。他在帝国每个省设立省主教以管理一省之内的教务,定时召开教务会议,讨论和解决一省内各种宗教问题。省主教有时也称为大主教,统领其手下的各分区教会的主教。当然,这些大权在握的省主教的任命都由查理曼一人独专,省主教们都向查理曼一人负责,当时在罗马的教皇是无从插手的。
总而言之,从波尼法修以来所开始实行的在法兰克教会中的改革举措,其进程都在查理曼任内得以完成,其成果也都在查理曼任内得以收获。无论是教会管理上,教育培训上,惩诫制度上,工作效率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良。
查理曼虽有教皇加冕的“奥古斯都”的帝号,但国内外的很多反对势力就是不承认他的帝号,所以查理曼晚年一直致力于国内外承认其帝号,以及其政治地位和历史地位,最后终于使得拜占庭帝国大使以皇帝之礼觐见他,心愿得以满足。814年1月,查理曼在帝国皇宫所在的亚琛(Aachen)驾崩,享年72岁,死后埋在亚琛主教座堂之下,该堂位于现代德国的亚琛城。
基督教在西欧得以推广并扎根,查理曼可算是劳苦功高

查理曼在临终前一年已明确将帝位传给皇储路易一世(Louis I),并在亚琛亲自为路易行加冕礼以确保路易的合法帝位。在路易加冕的同时,他也设立了自己的皇储,按法兰克人“诸子均分”的继承传统,他将帝国一分为三,分给三个儿子:罗退尔(Lothair I)得到意大利地区,并可继承帝号并辅佐朝政,是将来的法兰克皇帝;阿基坦的丕平一世(Pepin I of Aquitaine)得到阿基坦地区,相当于法国西南部;日耳曼人路易(Louis the German)得到德国巴伐利亚地区。是为“亚琛分封条约”(Partition of Aachen)。从理论上来说,亚琛条约在路易一世在世时都是纸上谈兵,是一份政治遗嘱,或者说只是一纸继承契约,只有当路易一世驾崩后,这份契约才能生效,三个儿子才能真正地各领其地。
查理曼的帝国是靠着法兰克人的武力征服而形成的多民族的封建大帝国。国内民族众多,社会发展和文明水平参差不齐,政治经济方面的利害关系也迥然而异,风俗习惯相差悬殊,民族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另外,他所采用的非世袭封建采邑制虽一度加强了皇室集权,但不久采邑也成了封建主世袭领地,以致于在查理曼统治的晚期,地方封建主势力不断坐大,中央皇权渐被削弱,帝国政治经济都出现了很大的混乱。查理曼临死之前,他所建立的庞大帝国已经衰像毕现。他的继承人路易一世敦品修德,人称“虔诚者路易”(Louis the Pious)。可是在承家治国方面,路易心有余而力不足,既没有乃父的崇高威望,也没有足够的军事政治才能,甚至连诸子都无法管束,他被帝国内大贵族指责为是“国内乱象的罪魁祸首”。
到了823年,路易一世的第二任皇后朱迪丝(Judith)又为他生了第四个儿子,后称“秃头查理”(Charles the Bald)。在皇后朱迪丝的怂恿之下,路易一世决定修改其政治遗嘱,重新划分帝国,以便秃头查理小弟也能分享帝国的一份。此举引发三个哥哥的强烈不满。833年之后,蓄谋已久的三个儿子联合起来举兵叛乱,征讨老爸路易一世,内战骤起。路易一世打不过三子联盟,向时任教皇贵钩利四世(Pope Gregory IV)求助,请他在以教会元首的名义支持自己。可是,正在寻思着扩张教皇之权的贵钩利四世说,要他支持可以,但是路易一世必须向全世界声明教权高于皇权,从此世俗帝王必须服从教皇的领导。路易一世不愿发表这样的声明,于是贵钩利四世反过来支持叛子中的长子罗退尔。不久,路易一世被诸子联盟击败,成为长子罗退尔的俘虏。在法国苏瓦松的大教堂,路易一世被迫解下自己的象征皇权的肩带与佩剑,在兰斯大主教面前公开忏悔自己与贵钩利四世为敌,犯了渎神之罪。被囚七年之后,路易一世驾崩。
路易一世死后,因为第二子阿基坦的丕平一世早已去世,于是,剩下的三个儿子罗退尔﹑日耳曼人路易﹑秃头查理在841年又起内战。经过一年多的撕杀,各有胜负,到了第二年的复活节,三方代表来到法国东北部的凡尔登(Verdun)进行谈判。8月,三方达成最后协议,史称“凡尔登条约”,条约决定帝国三分如下:莱茵河以东地区,归日耳曼人路易,称“东法兰克国”,基本上是后来德国的大部分,是为德国的雏形;斯海尔德河(Scheldt)与缪斯河(Meuse)以西地区,归秃头查理,称“西法兰克国”,是后来法国的大部分,是为法国的雏形;介于两法兰克国之间的地区,北起北海(North Sea),南到意大利中部,归罗退尔,是后来意大利国的范围,是为意大利国的雏形,罗退尔并承袭“奥古斯都”的帝号。
根据凡尔登条约,一分为三后的法兰克帝国地图。灰色为西法兰克,黄色为罗退尔的领地,蓝色为东法兰克

855年,罗退尔去世,其诸子又起纷争。870年,日耳曼人路易和秃头查理又瓜分了罗退尔的领地。875年,拥有法兰克帝国“奥古斯都”帝号的意大利王路易二世(Louis II)驾崩。876年,德国王日耳曼人路易也驾崩。作为卡洛林王朝中最年长者,秃头查理继承了皇帝的称号,并由时任教皇约翰八世(John VIII)加冕承认。不过,从此时起,法兰克帝国基本上是名存实亡,帝国虽然仍有帝国政府的花架子,帝国皇帝也有名义上的帝号,但是它已经分崩离析成德法意等独立王国和一些封建城邦了。


➕➕➕➕
欢迎关注和订阅我的Youtube频道以便收听。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fFLtqiKsnCa96vwTIdijBGfaZICcBhQ
本节的音频链接是:https://youtu.be/zdHV_aMe7o4
本节的博客链接是:https://usstamps.blogspot.com/2022/11/137.html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分解。

没有评论:

Free counters!

总浏览次数 (since November 2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