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8日星期三

【教会史演义】第173节 反对教会的第二股势力:瓦勒度派

却说正当教皇亚力山大三世为解决法国南部阿尔比城的迦他利派而大伤脑筋之时,在离阿尔比城约400多公里的法国东南部,另一个新的教派瓦勒度派正在悄然崛起。
1176年,在里昂城内住着一位富商大贾,名叫彼得‧瓦勒度(Peter Waldo)。某日他在街上偶遇一位吟游诗人,那位诗人当时吟咏的故事是关于四世纪的罗马圣徒亚历克修(Alexius)为了专心致志事奉上帝而甘受穷困、逃离家族所安排婚姻的一段传说。彼得听了这段故事之后深为感动,认为亚历克修是一位为了上帝而甘愿牺牲大好青春的大圣人,这种精神值得敬佩和效仿。
彼得带着这份感动去拜访城内一位德隆望尊的神学家,向他请教:“请问先生,一个罪人如果想要得到上帝的拯救,进入上帝的国,最妙的方法是什么呢?”
神学家微微点头,含笑道:“你先请坐。这个问题问得好!从前就有一个年轻财主向主耶稣问过类似的问题。主耶稣对此也早就有过教导,他给那人,包括所有世人,指出了一条进入天国的最妙之道。这在《马太福音》中记载着。”
彼得向神学家双手抱拳:“那主耶稣是怎么说的呢?”
神学家仍然微笑着:“主耶稣如此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这条教训讲得再明白不过了。耶稣是说,你把拥有的东西全部变卖掉,分给穷人,这样你有财宝积在天上。另外,你还得跟随主耶稣。只不过,那位年轻财主实在太有钱了,他听了耶稣这话,却不能行出来,于是就垂头丧气地走开了。所以,耶稣告诉他的门徒,有钱人要成为天国的子民实在是太难了,比硕大的骆驼穿过细小的针眼还要更难呢。”
“遗憾的是,”神学家见彼得听得目瞪口呆,并不理会,他仍然涛涛不绝地说下去:“你也是本城出了名的有钱人,耶稣指出的这条天国妙道,你恐怕也是不得而入啊。”
接下来是一阵沉默。只见彼得坐在那里,紧闭着眼睛,面无表情。但神学家知道,彼得的内心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的挣扎。
“先生,”彼得突然张开双目,打破了沉默:“我刚才心中一个劲儿地向神祷告,我觉得有神的灵在感动我。神告诉我,我能走这条天国妙道。而且在祷告之中,我看见一个特别的异象,将来会有很多人跟着我一起走那条天国妙道。我愿意遵照着主耶稣的话一字一句地行出来。我愿意抛弃我所有的家产,然后跟随主。并且,我想请先生您来教我认真地研习圣经,让我更好地明白神的话语,更好地把神的道行出来。您看如何?”
这回轮到神学家目瞪口呆了。他愣了好一会儿,才说:“感谢赞美神!”
彼得果然言出必行。回家之后,他先把财产的一小部分安排给妻子和几个女儿,将剩下的大部分全部分发给城里的穷人,自己身上几乎不留一文。他购买了一本拉丁语新约圣经,出家修道,跟着那位神学家学习圣经。彼得的所做所为,一时间在里昂城内广为流传,甚至传至法国其他省份。民众高度推崇彼得的举动,称赞彼得是真正的具有“使徒贫乏”精神的修道者,不少人争相效仿彼得,甚至也弃了家产,立志修道。
1177年,彼得身边聚集了不少人,都是慕名而来的男女。这些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自称为“虚心的人”。他们在家中聚会,凡物公用,衣着极端朴素,吃喝全赖民众施舍。他们一起学习新约圣经,尽量将圣经教导行在生活中;并游行传道,劝人悔改。后来,彼利又请学者将拉丁文圣经翻译成当地人所操的“法兰克-普罗旺斯语”,并严格地要求大家遵照圣经行事。前来跟从彼得的人越来越多,不久,小团体变成了大团体,后人用彼得的家姓来称呼这个团体,叫它“瓦勒度派”。
瓦勒度派在短短数年之内名声鹊起,队伍不断壮大。该派的行为处事跟当时罗马教会中普遍存在的奢华和放纵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客观上也是对罗马教会的一种讽刺。消息传到教皇亚力山大三世的耳中,教皇极为震怒,认为瓦勒度派是存心地给教会难堪,存心地挑战教会的权威,于是下令里昂天主教会申饬瓦勒度派。
瓦勒度派发起人彼得‧瓦勒度的铜像

彼得起初并不想得罪教皇,其实他很想得到教皇的认可。1179年,他带着一个门徒来到罗马向教廷解释他们的信仰和行为。亚力山大三世见彼得不远千里,前来罗马,以为彼得此行是来朝见归顺他本人,认为彼得的态度还算诚恳,于是对彼得表示欢迎。彼得向教廷派出的三人主教团阐明他们的立场,其中包括该派的“五大主张”:所有信徒皆为祭司;圣经应该译成民众的当地语言以便一般信徒研习;鼓励信徒放弃私产,承认他们自愿过贫乏生活的精神;希望罗马教会能接纳该派人员;允许该派在更多的地方讲道传道。这些主张显然不合教皇和主教大人们的口味,但出于安抚,教皇仍同意让瓦勒度派代表参加同年在罗马拉特朗宫举行的大公会议(The Third Council of the Lateran)。
这次大会由亚力山大三世主持,共有来自各地的302位主教参加。大会的主要目的并非讨论瓦勒度派的问题。在会议决议中,虽然并没有定瓦勒度派为异端,但认为他们是无知的平信徒,不准他们讲解圣经,也不准他们传道。
彼得得知大会决议,拍案而起,愤然地指责罗马教廷:“他们如此禁止我们传讲神的道,是以人的意旨来阻挡神的意旨。既然罗马方面不接纳我们,我们也不必理他们的粗暴干涉,我们仍然要以神的意念为意念,继续以一般民众听得懂的语言来向他们宣讲天国之道,愿天下人都能得到神的救恩。”
由于罗马教廷的失智,不接纳瓦勒度派,各地各级天主教会又以各种名义打压瓦勒度派中人,彼得开始组织起自己的教会。他领导的瓦勒度派没有放弃承诺,反而更加地热心讲道,将教会应负的责任担在自己的肩上。继迦他利派之后,瓦勒度派从此真正形成了自己的教会组织,成为当时反对罗马教会的第二股强大势力。虽然瓦勒度派的信仰跟迦他利派大相径庭,瓦勒度派也斥责迦他利派信仰的混乱,但他们在组织上确也借鉴了迦他利派,自己按立主教、神甫、执事等圣职人员,最高领袖就是“最高主教”,由彼得本人担任第一任最高主教。
有人认为,瓦勒度派之信仰根源其实可以一直上溯到使徒时代,这一点目前找不到史实根据。但他们确实把圣经,特别是新约圣经,作为其信仰和生活的唯一准则,把圣经中的道理作为行事为人的方式,并且按一字一句严格地遵照执行。他们要求信徒一大段一大段地背诵圣经经文,鼓励他们一对一对地出门传道。他们身着简朴的绒袍,赤足或穿草鞋,饮食以接受布施为主,因为他们认为贫穷是灵魂得救的必要条件。他们也在礼拜一、礼拜三、礼拜五禁食。他们也不起誓,不杀生,拒绝向圣像、圣物以及十字架敬拜与祈祷,除了主祷文和谢饭感恩以外,不用别的祷告。他们的圣礼包括认罪礼和圣餐礼,认为罗马教会为死人举行弥撒仪式、为死人祷告,这不符合圣经教导。另外,他们认为,品行不端的圣职人员所主持的圣礼是无效的;私下的祷告比在教会礼拜堂中的祷告更加蒙神悦纳。他们否认教皇和罗马教廷的权威,认为传扬福音和讲解圣经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的,信徒不论男女,不论是否担任圣职,均可讲道。在今天看来,瓦勒度派的一些主要信仰,跟天主教会的信仰相比,前者确实是更接近圣经教导。
回头再说罗马方面,他们的高压不仅没能遏制住瓦勒度派,反而逼得他们出走法国里昂,跑到意大利等地发展,得到更多的人,尤其是下层阶级民众的积极响应。到1180年代,瓦勒度派已成星火燎原之势。在最盛时,除了法国以外,该派势力直到奥地利、德国、甚至到了西班牙北部一带。1181年,新任教皇鲁修斯三世(Lucius III)忍无可忍,索性下令定瓦勒度派为异端。从此以后,瓦勒度派一直在欧洲受到最严厉的迫害,他们也进行了反罗马天主教会迫害的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他们把这种斗争一直坚持到后来的宗教改革运动时期。16世纪至17世纪,当宗教改革运动风起云涌之时,他们最先起来响应新教,并最后归入了新教教派。不过,仍有一些瓦勒度派人士固执坚守本派传统和名号,在现今的意大利国本土、南美阿根廷、乌拉圭仍有约四、五万人自称是瓦勒度派信徒,不过,他们只能算是该派的历史遗存了。
值得稍稍一提的是,2015年6月,罗马天主教教皇方济各(Pope Francis)在意大利北部城市都灵(Turin)历史性地访问那里的一家瓦勒度派教会。这是历史上教皇第一次访问瓦勒度派教会。方济各当时发表讲话,请求瓦勒度派信徒奉耶稣基督的名,原谅罗马教廷曾经对他们进行的残酷逼迫。这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2015年6月22日,教皇方济各在都灵历史性地访问一家瓦勒度派教会,并请求瓦勒度派信徒原谅罗马教廷


➕➕➕➕

本节的音频链接:https://youtu.be/ShQULeEbFSo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分解。


没有评论:

Free counters!

总浏览次数 (since November 2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