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士兵很快在3天内完成了这堵约有8公里长的围墙,它有13个与外界相连的堡垒。提图斯在这些堡垒内部署卫戍部队,堡垒之间派了哨兵日夜巡逻。
约瑟夫记载道:“犹太人一切逃跑的盼望都破灭了,食物供给也都被切断了,饥荒吞噬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大街小巷,堆满尸体,幸存者没有足够的力气掩埋死者,甚至和死者一起倒坟墓里。耶路撒冷城内听不到悲痛的哭声,因为饥荒遏制了一切情感,可怕的沉默笼罩着整座城市。......死者人数太庞大了,就所尸体扔进深谷里。”
约瑟夫又记载说有“多达六十万人以上的尸体被丢出城门以外”。这个数字肯定是太夸张了,但是,当时的情况非常清楚,罗马人的围城之计奏效了,城内的许多犹太人不是倒在罗马人的标枪和刀剑之下,而是倒毙于饥饿之中。
约瑟夫继续记载说:“一份小麦现在卖到了一他连得,耶路撒冷城被围起来之后,已经不可能再找到牧草充饥,有些人从下水道里找些残渣,或者吃以前留下的牛粪。”这不由让人联想到圣经《启示录》中所描写的在末世时会发生的战争的大灾难和饥荒的大灾难。
在耶路撒冷城外,约瑟夫作为罗马人的盟友,沿着城墙徘徊,声声劝降传入城中。他向同胞们呼吁,望他们放下无谓的抵抗,向强大的罗马帝国投诚。约瑟夫不仅以行动助力罗马,其笔下的史实也多从罗马视角和立场出发,将奋起抗争的耶路撒冷守军贬为“反叛者”或“叛乱者”。正因如此,后世多有人痛斥他为犹奸、民族罪人、背信弃义之徒。然而不可否认,约瑟夫对这场犹太反罗马战争的记载,却是翔实可信的珍贵史料。
再说此时的城内,犹太起义军领袖之一的约翰占领了圣殿及其附近地区。约翰竟然在抢劫完他控制区之内的市民之后,开始打劫圣殿,抢走了圣殿里的金器皿、金碗、金桌,连圣酒和圣油也拿去给他的跟随者们使用。
这时,提图斯开始拉紧绞索了。7月末,提图斯向圣殿北面的安东尼堡发起
进攻,几天之后,攻占了安东尼堡。为了根绝后患,提图斯下令将安东尼堡铲平,连根基也不要留下。罗马人的工作是如此的干净彻底,使得这座堡垒销声匿迹,以致于没有给现代考古学家留下任何线索,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不知道安东尼堡的确切位置。
攻下安东尼堡后,罗马军队的矛头直指圣殿。一周之后,提图斯故技重施,命令士兵在圣殿外院四周筑起防御工事,准备发起最后的进攻。
与此同时,城内的大饥荒继续恶化。约瑟夫记载说,犹太人“在饥饿的驱使之下蠢蠢欲动,象疯狗一样四处巡游,见到什么东西,就吞咬什么东西:皮带、鞋子,甚至他们铠甲上的皮子”。
约瑟夫还记载了一则令人难以置信的恐怖的吃婴故事。有个妇女,名叫玛丽(Mary),是从外地逃到耶路撒冷来的。“在耶路撒冷遭受围攻的日子里,她的财产被那些暴君们掠夺净尽,她的粮食每日又被这些暴君的追随者掠夺。玛丽饿得发疯了,她抓住自己怀中的婴儿说道:‘可怜的孩子,我何必要留你经历战争、饥荒和叛乱呢?来,做我果腹的食物吧。向那些反叛者和犹太世界极端的悲剧复仇吧。’说完,她便杀死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把他的尸体烤了,吃掉了一半,并把剩余的部分藏了起来。很快,那些反叛者便到了这里,他们嗅到这股不圣洁的气味,便威胁她说,倘若她不拿出自己所准备的食物来,他们就要处死她。她回答道,她也为他们准备了一份精美的食物,说罢便露出她儿子的残骸。这些反叛者站在那里目瞪口呆。‘这是我的儿子,是我杀的’她说道,‘你们可以自己取用,因为我已经吃了我自己的一份了。不要软弱得连女人都不如,或者比一位妈妈还柔情!假如你们恶心,不赞同我的献祭,那么就把那些剩下的留给我吧’。这些人颤抖着离开了,整个城市的人都对这件可憎的事感到震惊,罗马人则感到恐惧。”
连提图斯也听闻了这则玛丽的故事,他发誓说“要将这种吞吃儿童的暴行埋葬在废墟之下”。他下令把攻城锤运到了圣殿之外,开始向圣殿发起总攻。 可是,圣殿巍峨的石墙坚不可摧,罗马人的攻城锤犹如蚍蜉撼树,难以撼动分毫。士兵们架起云梯强攻,却被守城的犹太勇士一次次击退。眼见强攻难下,提图斯改变战术,决意以火攻破城。这一策略果然奏效。圣殿的木质大门在烈焰中摇摇欲坠,火舌贪婪地舔舐着每一寸门板,很快便蔓延至庄严的柱廊。犹太守军眼看着火焰织就一张炽热的网,将他们重重包围。在这汹涌的火海面前,他们顿感绝望,所有灭火的努力都如同杯水车薪。在浓烟滚滚中,千年古木所制的大门终于不堪重负,发出震天动地的巨响,轰然倒塌。金属构件在灼人的热浪中扭曲变形,然后完全被熔化了。罗马大军趁势突破,如潮水般涌入圣殿外院。残存的犹太勇士们退守内院与圣所,准备进行最后的抵抗,誓与圣地共存亡。
次日,提图斯命令将火扑灭。根据约瑟夫的记载,他似乎很想将圣殿保留下来,说它“永远是整个罗马帝国的一种点缀”。
公元70年8月底,退守圣殿内院的犹太人冲到圣殿外院与罗马人展开殊死搏斗,罗马人打散了这支犹太人,并一直追赶他们到圣殿建筑旁边。就在这混乱之际,一名罗马士兵抓起一根火把,他的队友则将他抬举起来,还没有等待指挥官发出命令,他便嗖的一声将火把从位于北侧的一个小金门中扔了进去,这扇门是通向围绕圣殿建成的附属建筑。大火很快烧着了圣殿主体。
约瑟夫记载道:“犹太人一切逃跑的盼望都破灭了,食物供给也都被切断了,饥荒吞噬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大街小巷,堆满尸体,幸存者没有足够的力气掩埋死者,甚至和死者一起倒坟墓里。耶路撒冷城内听不到悲痛的哭声,因为饥荒遏制了一切情感,可怕的沉默笼罩着整座城市。......死者人数太庞大了,就所尸体扔进深谷里。”
约瑟夫又记载说有“多达六十万人以上的尸体被丢出城门以外”。这个数字肯定是太夸张了,但是,当时的情况非常清楚,罗马人的围城之计奏效了,城内的许多犹太人不是倒在罗马人的标枪和刀剑之下,而是倒毙于饥饿之中。
约瑟夫继续记载说:“一份小麦现在卖到了一他连得,耶路撒冷城被围起来之后,已经不可能再找到牧草充饥,有些人从下水道里找些残渣,或者吃以前留下的牛粪。”这不由让人联想到圣经《启示录》中所描写的在末世时会发生的战争的大灾难和饥荒的大灾难。
在耶路撒冷城外,约瑟夫作为罗马人的盟友,沿着城墙徘徊,声声劝降传入城中。他向同胞们呼吁,望他们放下无谓的抵抗,向强大的罗马帝国投诚。约瑟夫不仅以行动助力罗马,其笔下的史实也多从罗马视角和立场出发,将奋起抗争的耶路撒冷守军贬为“反叛者”或“叛乱者”。正因如此,后世多有人痛斥他为犹奸、民族罪人、背信弃义之徒。然而不可否认,约瑟夫对这场犹太反罗马战争的记载,却是翔实可信的珍贵史料。
再说此时的城内,犹太起义军领袖之一的约翰占领了圣殿及其附近地区。约翰竟然在抢劫完他控制区之内的市民之后,开始打劫圣殿,抢走了圣殿里的金器皿、金碗、金桌,连圣酒和圣油也拿去给他的跟随者们使用。
这时,提图斯开始拉紧绞索了。7月末,提图斯向圣殿北面的安东尼堡发起
进攻,几天之后,攻占了安东尼堡。为了根绝后患,提图斯下令将安东尼堡铲平,连根基也不要留下。罗马人的工作是如此的干净彻底,使得这座堡垒销声匿迹,以致于没有给现代考古学家留下任何线索,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不知道安东尼堡的确切位置。
攻下安东尼堡后,罗马军队的矛头直指圣殿。一周之后,提图斯故技重施,命令士兵在圣殿外院四周筑起防御工事,准备发起最后的进攻。
与此同时,城内的大饥荒继续恶化。约瑟夫记载说,犹太人“在饥饿的驱使之下蠢蠢欲动,象疯狗一样四处巡游,见到什么东西,就吞咬什么东西:皮带、鞋子,甚至他们铠甲上的皮子”。
约瑟夫还记载了一则令人难以置信的恐怖的吃婴故事。有个妇女,名叫玛丽(Mary),是从外地逃到耶路撒冷来的。“在耶路撒冷遭受围攻的日子里,她的财产被那些暴君们掠夺净尽,她的粮食每日又被这些暴君的追随者掠夺。玛丽饿得发疯了,她抓住自己怀中的婴儿说道:‘可怜的孩子,我何必要留你经历战争、饥荒和叛乱呢?来,做我果腹的食物吧。向那些反叛者和犹太世界极端的悲剧复仇吧。’说完,她便杀死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把他的尸体烤了,吃掉了一半,并把剩余的部分藏了起来。很快,那些反叛者便到了这里,他们嗅到这股不圣洁的气味,便威胁她说,倘若她不拿出自己所准备的食物来,他们就要处死她。她回答道,她也为他们准备了一份精美的食物,说罢便露出她儿子的残骸。这些反叛者站在那里目瞪口呆。‘这是我的儿子,是我杀的’她说道,‘你们可以自己取用,因为我已经吃了我自己的一份了。不要软弱得连女人都不如,或者比一位妈妈还柔情!假如你们恶心,不赞同我的献祭,那么就把那些剩下的留给我吧’。这些人颤抖着离开了,整个城市的人都对这件可憎的事感到震惊,罗马人则感到恐惧。”
连提图斯也听闻了这则玛丽的故事,他发誓说“要将这种吞吃儿童的暴行埋葬在废墟之下”。他下令把攻城锤运到了圣殿之外,开始向圣殿发起总攻。 可是,圣殿巍峨的石墙坚不可摧,罗马人的攻城锤犹如蚍蜉撼树,难以撼动分毫。士兵们架起云梯强攻,却被守城的犹太勇士一次次击退。眼见强攻难下,提图斯改变战术,决意以火攻破城。这一策略果然奏效。圣殿的木质大门在烈焰中摇摇欲坠,火舌贪婪地舔舐着每一寸门板,很快便蔓延至庄严的柱廊。犹太守军眼看着火焰织就一张炽热的网,将他们重重包围。在这汹涌的火海面前,他们顿感绝望,所有灭火的努力都如同杯水车薪。在浓烟滚滚中,千年古木所制的大门终于不堪重负,发出震天动地的巨响,轰然倒塌。金属构件在灼人的热浪中扭曲变形,然后完全被熔化了。罗马大军趁势突破,如潮水般涌入圣殿外院。残存的犹太勇士们退守内院与圣所,准备进行最后的抵抗,誓与圣地共存亡。
次日,提图斯命令将火扑灭。根据约瑟夫的记载,他似乎很想将圣殿保留下来,说它“永远是整个罗马帝国的一种点缀”。
公元70年8月底,退守圣殿内院的犹太人冲到圣殿外院与罗马人展开殊死搏斗,罗马人打散了这支犹太人,并一直追赶他们到圣殿建筑旁边。就在这混乱之际,一名罗马士兵抓起一根火把,他的队友则将他抬举起来,还没有等待指挥官发出命令,他便嗖的一声将火把从位于北侧的一个小金门中扔了进去,这扇门是通向围绕圣殿建成的附属建筑。大火很快烧着了圣殿主体。
意大利画家弗朗西斯科·海耶兹于1867年的油画《耶路撒冷圣殿的毁灭》
犹太守军不顾性命地冲上前去救火。提图斯闻讯从营帐中飞奔而至,声嘶力竭地下令灭火。然而战场上早已混乱不堪,血气上涌的罗马士兵充耳不闻,反而变本加厉,不断向圣殿投掷火把。圣殿中的犹太人明白,他们已到生死存亡之际,别无选择,唯有以血肉之躯与敌人决一死战。圣洁的祭坛旁,尸横遍野;神圣的台阶上,鲜血如溪流淌。
当大队罗马士兵冲进内殿圣所时,他们看见圣殿内画梁雕栋,金碧辉煌,又加之早就听说圣殿内藏有大量金银财宝,士兵再也按捺不住由贪婪激起的狂躁,开始了疯狂的抢劫。
无情的烈火已经无法阻止,殿柱殿墙上的黄金在高温中化作金色溪流,蜿蜒流入石墙缝隙。贪婪的罗马士兵为了拿到这些流入石间的黄金,于是开始用刀撬开一块块的石砖。这正好应验了耶稣基督在此事发生的40年前对圣殿所讲的预言:“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见《马太福音》第24章第2节)
就这样,火烧加上刀撬,一座在耶路撒冷城曾经矗立了590多年的第二圣殿,终于一日之间轰然崩溃。我们如今只能看见围绕第二圣殿的古殿墙的残存一部分,即所谓的西墙。
罗马军团最终把他们的鹰旗高高地插在了圣殿东门处的废墟之上,并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向鹰旗献祭仪式。
各位看官,可叹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历史的篇章总在以惊人的相似重复着自己。第二圣殿被攻陷的那一天,是公历70年8月30日,若按犹太历来算,则是3830年亚布月9日。如果我们回想一下,第一圣殿被巴比伦人攻陷的年份是公历公元前586年,据说,按犹太历来算,正是3174年亚布月9日。这两座圣殿之被摧毁相距了656年,但却是发生在同一月的同一日!这简直是惊人的巧合!
当大队罗马士兵冲进内殿圣所时,他们看见圣殿内画梁雕栋,金碧辉煌,又加之早就听说圣殿内藏有大量金银财宝,士兵再也按捺不住由贪婪激起的狂躁,开始了疯狂的抢劫。
无情的烈火已经无法阻止,殿柱殿墙上的黄金在高温中化作金色溪流,蜿蜒流入石墙缝隙。贪婪的罗马士兵为了拿到这些流入石间的黄金,于是开始用刀撬开一块块的石砖。这正好应验了耶稣基督在此事发生的40年前对圣殿所讲的预言:“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见《马太福音》第24章第2节)
就这样,火烧加上刀撬,一座在耶路撒冷城曾经矗立了590多年的第二圣殿,终于一日之间轰然崩溃。我们如今只能看见围绕第二圣殿的古殿墙的残存一部分,即所谓的西墙。
罗马军团最终把他们的鹰旗高高地插在了圣殿东门处的废墟之上,并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向鹰旗献祭仪式。
各位看官,可叹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历史的篇章总在以惊人的相似重复着自己。第二圣殿被攻陷的那一天,是公历70年8月30日,若按犹太历来算,则是3830年亚布月9日。如果我们回想一下,第一圣殿被巴比伦人攻陷的年份是公历公元前586年,据说,按犹太历来算,正是3174年亚布月9日。这两座圣殿之被摧毁相距了656年,但却是发生在同一月的同一日!这简直是惊人的巧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