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回体历史小说《犹太古史演义》第六稿终于编辑完毕。虽然我仍可能继续地进行增删改,但是这部作品的大体布局和构架基本确定了。
最初,我给拙作起的名字是《圣经故事通俗演义》,因为故事的主线情节都是依据圣经66卷正典的内容而来。但是,拙作之中的确也有不少情节其实不是来自圣经正典,而是来自次典旁经和其它历史著作,所以,我思之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将书名改为《犹太古史演义》。这个名字应该更加适合,不会引起读者的误解和迷惑。
记得是在全球金融风暴发生的2008年,我开始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一系列博文的时候,并没有要把这些博文辑集成书的想法,只是想尝试将圣经中的故事情节以一种中国人熟悉的表达方式演绎出来,或者说,是想用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和文艺表现形式将圣经故事展现给拥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读者,同时也是为了引起他们研读圣经和研究基督教信仰文化的兴趣。后来,写着写着,我就有了将这一系列博文整合成一部书的想法,而且还是要用章回体的方式来完成。
从基督徒的视角来看,圣经的内容及其所要传达的信息,都是神对人类的启示,这些启示也就是来自天上的好消息,来自天上的福音,是神给人类的礼物。这些启示贯穿于人类历史长河,它们是一步一步进行的,借着以色列人的历史作为切入点而向整个人类社会彰显。既然福音是给全人类的,那么它就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仅仅为以色列人一族独享,中国人也可以享受这份来自天上的礼物。遗憾的是,出于诸般的原因,国人对圣经只闻其大名,不知其内容,一般仅限于道听途说。中文出版界也出过一些介绍圣经故事的书籍,它们要么是翻译别国作家的作品,要么是撷取一些故事内容加上一些模棱的解释,让人读了之后,或是不知所云,或是隔靴搔痒。更有甚者,某些所谓国外经典作品,其作者本身就是戴着有色眼镜来读圣经,所以很多读者,在有意无意之间,也受到作者的影响,以致于对圣经故事的来龙去脉不甚了然,对其中的寓意理解偏颇。所以,我很早就在想:有什么较好的方法能够让中文读者对圣经故事的情节及其历史背景和这些故事所要传达的深层涵义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真实的了解呢?最好既不失原旨,又兼有阅读的趣味。
我在青年时代就草草读过四大古典名著,当然都是不求甚解,不少故事细节都已忘却,但唯独《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许多故事我却大致都能记得,尤其是《三国演义》这本书更是令我爱不释手。为什么许多象我一样的普通中国人能对刘关张的故事耳熟能详呢?我想,不是因为他们都去读了《三国志》,而是因为他们读过《三国演义》或者看过由此而改编的戏剧电影电视。当然,这件事实就对我有一个启发:为什么不可以将圣经中的故事也编成一部演义呢?于是,在这种想法之下,就有了这部作品。
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来演绎圣经故事,不是我的独家发明,以前就有许多先例。比如,19世纪来华的著名传教士、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就曾在大约1852年至1857年时,把《创世记》中约瑟的故事改编成章回体史传小说《约瑟纪略》、《亚伯拉罕纪略》。香港循道公会的英国牧师俾士(George H. PIERCY,Jr.)在1863年左右,也编著过《以利亚纪略》。另外,前人有演过京剧《路得奇缘》,话剧《约瑟的彩衣》,还有用中国国画的形式创作的“圣画”,戏中和画中的圣经人物居然还是中国古装打扮呢。我相信,这些文学作品、绘画、戏剧表演在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人看来,都是倍感亲切,而且若能借着这些中式艺术的外包装,假以时日,圣经中的故事肯定也能让大家喜闻乐见。我把圣经故事编成章回体演义正是这种尝试的继续。
不过,我要特别强调说明的是,圣经是圣经,圣经故事是圣经故事,两者绝对不能混为一谈。拙作不是解经、不是译经、不是讲道、不是信史,而仅仅是文学作品,是历史小说(historical novel)。我再郑重地重申一遍,拙作是历史小说而已。既然是历史小说,那么就允许有演绎和虚构的成分。如前所说,这部作品中的故事虽然大多数都是来自圣经正典,可是,为了情节的完整性、连贯性和趣味性,我也大量参考了正典以外的许多书籍。总的原则或大前提是:所有这些演绎和虚构绝不违背圣经所要向世人传达的信息。
还有,本书是以历史发展进程的时间轴来铺叙演绎的,并不是所有的圣经故事都收在本书中,比如难以判定其人物生活年代的“约伯的故事”就没有收入。另外,从约公元前423年旧约时代结束,到约公元前3年时新约时代开始,圣经正典中没有关于这段期间的历史记录;在新约诸书中,从《使徒行传》所记录的事件结束年代到《启示录》的写作年代之间,圣经正典中也没有历史记录。于是,我只好参考一些次典旁经、早期基督教文献和其它的经外资料,这才把故事情节串连起来。
当然,即便是圣贤也会出错,何况我远非圣贤,拙作中的谬误自然在所难免,还烦请读者们在阅读时批评指正为感。实际上,这些年来已经有不少读者帮我指出了不少错误,在此也表示我对你们的衷心感谢!
最后再说明一点。如果您已经是基督徒,也欢迎您阅读本书并提出宝贵意见,但是您应当更加多花时间去认真地研读圣经本身,应当从圣经的书卷中得到灵里的光亮。本书只是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向那些对基督教信仰一无所知的人们提供一个介绍性的切入点。我盼望看官您在读完本书之后,能产生兴趣去找一本圣经来读。到那时,看官您才是真正的“有福之人”哪。
好,预祝看官您阅读愉快!
-2024年2月23日西雅图-
最初,我给拙作起的名字是《圣经故事通俗演义》,因为故事的主线情节都是依据圣经66卷正典的内容而来。但是,拙作之中的确也有不少情节其实不是来自圣经正典,而是来自次典旁经和其它历史著作,所以,我思之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将书名改为《犹太古史演义》。这个名字应该更加适合,不会引起读者的误解和迷惑。
记得是在全球金融风暴发生的2008年,我开始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一系列博文的时候,并没有要把这些博文辑集成书的想法,只是想尝试将圣经中的故事情节以一种中国人熟悉的表达方式演绎出来,或者说,是想用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和文艺表现形式将圣经故事展现给拥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读者,同时也是为了引起他们研读圣经和研究基督教信仰文化的兴趣。后来,写着写着,我就有了将这一系列博文整合成一部书的想法,而且还是要用章回体的方式来完成。
从基督徒的视角来看,圣经的内容及其所要传达的信息,都是神对人类的启示,这些启示也就是来自天上的好消息,来自天上的福音,是神给人类的礼物。这些启示贯穿于人类历史长河,它们是一步一步进行的,借着以色列人的历史作为切入点而向整个人类社会彰显。既然福音是给全人类的,那么它就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仅仅为以色列人一族独享,中国人也可以享受这份来自天上的礼物。遗憾的是,出于诸般的原因,国人对圣经只闻其大名,不知其内容,一般仅限于道听途说。中文出版界也出过一些介绍圣经故事的书籍,它们要么是翻译别国作家的作品,要么是撷取一些故事内容加上一些模棱的解释,让人读了之后,或是不知所云,或是隔靴搔痒。更有甚者,某些所谓国外经典作品,其作者本身就是戴着有色眼镜来读圣经,所以很多读者,在有意无意之间,也受到作者的影响,以致于对圣经故事的来龙去脉不甚了然,对其中的寓意理解偏颇。所以,我很早就在想:有什么较好的方法能够让中文读者对圣经故事的情节及其历史背景和这些故事所要传达的深层涵义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真实的了解呢?最好既不失原旨,又兼有阅读的趣味。
我在青年时代就草草读过四大古典名著,当然都是不求甚解,不少故事细节都已忘却,但唯独《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许多故事我却大致都能记得,尤其是《三国演义》这本书更是令我爱不释手。为什么许多象我一样的普通中国人能对刘关张的故事耳熟能详呢?我想,不是因为他们都去读了《三国志》,而是因为他们读过《三国演义》或者看过由此而改编的戏剧电影电视。当然,这件事实就对我有一个启发:为什么不可以将圣经中的故事也编成一部演义呢?于是,在这种想法之下,就有了这部作品。
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来演绎圣经故事,不是我的独家发明,以前就有许多先例。比如,19世纪来华的著名传教士、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就曾在大约1852年至1857年时,把《创世记》中约瑟的故事改编成章回体史传小说《约瑟纪略》、《亚伯拉罕纪略》。香港循道公会的英国牧师俾士(George H. PIERCY,Jr.)在1863年左右,也编著过《以利亚纪略》。另外,前人有演过京剧《路得奇缘》,话剧《约瑟的彩衣》,还有用中国国画的形式创作的“圣画”,戏中和画中的圣经人物居然还是中国古装打扮呢。我相信,这些文学作品、绘画、戏剧表演在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人看来,都是倍感亲切,而且若能借着这些中式艺术的外包装,假以时日,圣经中的故事肯定也能让大家喜闻乐见。我把圣经故事编成章回体演义正是这种尝试的继续。
不过,我要特别强调说明的是,圣经是圣经,圣经故事是圣经故事,两者绝对不能混为一谈。拙作不是解经、不是译经、不是讲道、不是信史,而仅仅是文学作品,是历史小说(historical novel)。我再郑重地重申一遍,拙作是历史小说而已。既然是历史小说,那么就允许有演绎和虚构的成分。如前所说,这部作品中的故事虽然大多数都是来自圣经正典,可是,为了情节的完整性、连贯性和趣味性,我也大量参考了正典以外的许多书籍。总的原则或大前提是:所有这些演绎和虚构绝不违背圣经所要向世人传达的信息。
还有,本书是以历史发展进程的时间轴来铺叙演绎的,并不是所有的圣经故事都收在本书中,比如难以判定其人物生活年代的“约伯的故事”就没有收入。另外,从约公元前423年旧约时代结束,到约公元前3年时新约时代开始,圣经正典中没有关于这段期间的历史记录;在新约诸书中,从《使徒行传》所记录的事件结束年代到《启示录》的写作年代之间,圣经正典中也没有历史记录。于是,我只好参考一些次典旁经、早期基督教文献和其它的经外资料,这才把故事情节串连起来。
当然,即便是圣贤也会出错,何况我远非圣贤,拙作中的谬误自然在所难免,还烦请读者们在阅读时批评指正为感。实际上,这些年来已经有不少读者帮我指出了不少错误,在此也表示我对你们的衷心感谢!
最后再说明一点。如果您已经是基督徒,也欢迎您阅读本书并提出宝贵意见,但是您应当更加多花时间去认真地研读圣经本身,应当从圣经的书卷中得到灵里的光亮。本书只是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向那些对基督教信仰一无所知的人们提供一个介绍性的切入点。我盼望看官您在读完本书之后,能产生兴趣去找一本圣经来读。到那时,看官您才是真正的“有福之人”哪。
好,预祝看官您阅读愉快!
-2024年2月23日西雅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